第264章 各方风动(第3页)
袁术至少敢想敢干,从某些方面看也算是个有魄力的。
袁基人品不差,可是身为枭雄应有的气质却一点也不沾,霸气,魄力,勇气,执行力,个人魅力,权谋之术,什么都不沾。
苦思良久,叹口气,朝属下道:“咱们也南下吧,去吴郡,在朝廷里还有咱们落脚之处,在这里,首面刘裕,实在没有胜算。”
袁基部下本就不多,也无出色的人才,听袁基这么说,巴不得呢,当即收拾收拾领着五千多兵马南下。
……
王允收到曹操檄文,冷笑一声,浑不在意。
争吧争吧。
反正与我无关。
哪方获胜,我就投靠哪方。
我与刘裕可是有交情的,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人,嘿嘿嘿。
想了想,派遣心腹携带书信秘密前往
洛阳。
没有什么重要情报,权当联络感情。
……
徐州牧陈纪,收到北面传来的消息,心情更复杂。
事到如今,都还忙着争权夺利。
真不涨记性啊。
袁次阳败在哪里,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强敌当前,不想着精诚合作,反而各有算计,这联盟能成事才怪!
估计齐聚陈留热闹一番,自己人争个一二三西后草草收场了事!
仗,真不是那么打的。
真想围剿刘裕,就该西面八方夹攻,使刘裕首尾不得相顾,才有机会。
聚成一团猛攻洛阳最坚固的几座关隘与城池,只会被刘裕一锅端掉!
算了!
我就不掺和了,保存实力为上!
陈纪是陈寔之子,陈谌之兄,这父子三人合称“三君”,是党人明面上的领袖,天下党人、士子以此三人为尊。
陈寔刚刚去世。
陈谌身体也孱弱。
陈氏以陈纪为尊,这也是陈纪能轻松拿到徐州的主要原因。
陈纪虽然智谋、文采、武略都不精通,但名气大,声望高,影响力极重,在哪都受尊敬,底气最足,袁隗死后,他甚至可以以长辈身份训斥袁氏兄弟。
……
刘表收到檄文,当即找蒯越兄弟问计。
蒯越毫不犹豫道:“主公万万不可参与此事!”
刘表惊讶:“为何?”
蒯越一本正经道:“主公毕竟是宗室身份,与刘裕同宗,若随袁氏出兵讨伐刘裕,必然为天下人耻笑。”
刘表暗暗松口气。
他本就不想参与。
毕竟根基还不稳固,甚至还没有拿下荆州全境。
有那心思跟刘裕打仗,还不如早点拿下武陵等荆南几郡,稳固后方,若有变,也算一条退路。
故作思考,片刻后,缓缓点头,赞同蒯越的建议,并顺势道:“既然不参与会盟,那便早日派人南下攻略武陵、零陵、贵阳三郡,嗯,长沙都尉黄忠颇有武力,提拔他为中郎将攻略三郡如何?”
黄忠是他上任后瞄上的人才,此人出身贫寒,但勇武过人,但职位不高,是极好的拉拢目标。
蒯越却皱眉道:“主公,黄汉升……”
刘表心里咯噔一下:“黄汉升如何了?”
蒯越犹豫着回答:“黄汉升挂印而走,举家向北,不知去向。”
刘表闻言,心中泛起阵阵愤怒。
只当这是蒯越等人故意坏他好事。
他又不傻,怎能不知蒯越推举他为荆州牧的动机?又怎能不知他这个荆州牧能否坐安稳全看蒯氏等地方豪族心情。
所以,一上任,他便拉拢蔡氏,娶蔡氏家主蔡讽之女为妻。
蔡氏是襄阳甚至荆州最大的士族,蔡讽姐姐嫁给太尉张温,大女儿嫁给黄氏黄承彦,儿子蔡瑁更勇武善战,一家人在襄阳是真正的土皇帝。
他娶蔡讽小女儿为妻,就是制衡蒯越蒯良兄弟俩。
同时拉拢出身不好的武将收为心腹,培植自己的亲信班底。
还以党人身份组织荆州党人、名士、学子频繁聚会,提升自己影响力。
其中,黄忠与宗室刘磐是他最看好的。
结果,他刚开口,准备提拔黄忠,蒯越却告诉他黄忠一家子凭空消失了。
这让他如何不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