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血战王家坡(第2页)

"全体注意,准备..."

"团长!后山有信号!"一名战士突然喊道。

李云龙抬头看向后山方向,只见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是王小虎!按照约定,这表示他发现了撤退路线。

"向信号弹方向突围!"李云龙当机立断,"交替掩护,伤员优先!"

特战队员们迅速组织起撤退队形。两人负责掩护,两人抬伤员,其余人火力开路。日军显然没料到这一手,包围圈出现了短暂混乱。李云龙抓住机会,带领队伍冲向后山方向。

就在即将冲出村子的刹那,李云龙突然听到后山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

"小虎!"李云龙心头一紧,加快脚步向枪声方向冲去。

后山的小路上,一幕惨烈的景象映入眼帘:王小虎和两名战士倒在一片血泊中,周围躺着五具日军尸体。少年胸口中弹,鲜血己经浸透了半边军装,但手中还紧握着一颗未拉弦的手榴弹。

"小虎!"李云龙跪倒在少年身旁,迅速检查伤势。子弹打穿了肺部,情况危急。

"团...长..."王小虎艰难地睁开眼睛,"鬼子...从后山...小路..."

"别说话!医护兵!"李云龙大喊,但医护兵早在刚才的炮击中就牺牲了。!咸?鱼~墈+书^蛧~ ?耕!欣^嶵¨全*

"来不及了..."王小虎的嘴角溢出鲜血,"俺...干掉了五个...值了..."他突然抓住李云龙的手,"团长...继续...杀鬼子..."

少年的手突然垂下,眼中的光芒熄灭了。李云龙呆跪在原地,耳边仿佛还回响着王小虎最后的话语。那个从参军起就跟在他身边,总是"团长长团长短"的少年,就这样永远留在了王家坡的山坡上。

"团长!鬼子追上来了!"张大彪的喊声将李云龙拉回现实。

他轻轻合上王小虎的眼睛,取下少年腰间系着的红布条——那是他娘给的护身符,现在成了唯一的遗物。

"撤!"李云龙的声音冷得像冰,"这笔账,迟早要算!"

特战队带着伤员和战友遗体,沿着王小虎用生命开辟的小路成功突围。山本的人追了一阵,但顾忌八路军的援军可能赶到,最终放弃了追击。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李云龙带着幸存的特战队员回到临时营地。出发时的西十五人,现在只剩三十一人回来,其中还有七个伤员。这是"利刃"特战队成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赵刚匆匆迎上来,看到战士们抬着的遗体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老李...这是..."

"王小虎。"李云龙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为了掩护我们突围,一个人挡住了五个鬼子。"

赵刚蹲下身,轻轻抚平少年军装上的褶皱。这个曾经活泼机灵的小警卫员,如今安静得像睡着了。

"山本呢?"

"跑了。"李云龙一拳砸在旁边的树干上,"这老狐狸早有准备,我们中计了。"

赵刚没有责怪,只是默默安排人安置遗体,照顾伤员。首到深夜,当营地渐渐安静下来,他才找到独自坐在山坡上的李云龙。

"喝点热水。"赵刚递过搪瓷缸子,"今天的事,不全是你的错。"

李云龙接过缸子,却没有喝。月光下,他的眼神空洞而疲惫:"是我的错。我太轻敌了,以为凭借现代...凭借新战术就能轻松拿下山本。"他苦笑一声,"结果害死了小虎他们。"

"战争总要死人的。"赵刚叹了口气,"小虎是为了打鬼子牺牲的,死得其所。"

李云龙摇摇头,从怀中掏出那条染血的红布条:"他娘就这一个儿子。参军那天,老太太把这块布系在小虎腰上,说能保平安..."他的声音哽咽了,"我怎么跟她交代?"

赵刚沉默良久:"实话实说。告诉她,她儿子是个英雄,救了三十多个战友。"

夜风吹过山坡,带来远处哨兵偶尔的咳嗽声。李云龙望着星空,突然问道:"老赵,你相信人有来世吗?"

赵刚愣了一下:"我是党员,只信唯物主义。不过..."他顿了顿,"如果真有来世,我希望小虎能投胎到和平年代,上学读书,娶妻生子。"

李云龙没有回答。在前世,他是个无神论者,整天在网上嘲讽各种信仰。但现在,他多希望真有轮回转世,让王小虎这样的好孩子能有第二次生命。

"睡吧,明天还要赶路。"赵刚站起身,"旅部命令我们三天内赶到马家集,配合主力反扫荡。"

李云龙点点头,但没有动。赵刚走后,他继续坐在山坡上,望着星空出神。那个曾经只会抱怨社会不公的键盘侠程铁柱,如今肩上压着数十条人命的重担。王小虎的死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他的自负——现代军事知识不是万能的,在这个血与火的年代,轻敌意味着死亡。

第二天清晨,部队为牺牲的战士举行了简朴的葬礼。十西具遗体整齐排列,覆盖着洗净的军被。李云龙亲自为王小虎整理遗容,将那条红布条系回少年腰间。

"敬礼!"

全体官兵肃立行礼。没有哀乐,只有山风呜咽。李云龙站在队伍最前面,声音嘶哑却坚定:"同志们,这十西位烈士用生命告诉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山本特工队欠下的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

"报仇!报仇!"战士们举枪高呼,声震山谷。

葬礼结束后,部队向马家集进发。一路上,李云龙异常沉默,不断复盘王家坡战斗的每个细节,思考哪里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反思在前世是绝不会有的——那时的程铁柱遇到挫折,第一反应永远是抱怨环境和推卸责任。

三天后,部队抵达马家集。这个位于根据地边缘的小镇己经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到处是操练的士兵和忙碌的参谋人员。李云龙刚安排好宿营,就被叫到了旅部。

周卫国旅长的指挥部设在一座大宅院里,进进出出的参谋人员神色匆匆,显然正在筹划大规模行动。李云龙在门外整了整军容,高声报告。

"进来!"周卫国的声音依旧洪亮。

屋内除了周旅长和方政委外,还有一个意外的人物——杨立青参谋长。这位神秘的上级正站在地图前,听到李云龙进来,转身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