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樱花凋零(第3页)

原来苏联红军突然南下,抢先接管了奉天。赵保田的抗联被挡在城外,而731部队的大部分资料己经落入苏军之手。

"美国人也在路上。"楚云飞指了指西边,"咱们得在两大强国夹缝里...保住该保的东西。"

李云龙看向金属箱。他知道,这十二支玻璃管将改变世界格局,但现在,他只想回到那个山洞,看看小菊有没有好好吃饭。

回营地的路上,他们遇到了美军的吉普车队。领队的是个红头发少校,正是之前送药的约翰逊。他看到金属箱时,蓝眼睛瞬间睁大:"上帝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知道。"李云龙平静地说,"所以要交给该交的人。"

少校郑重地接过箱子,用三层铅盒封装起来:"我会亲自送到杜鲁门总统手上。"他犹豫了一下,"你们...需要什么回报?"

李云龙望向远处冒烟的奉天城:"告诉全世界...这里发生过什么。"

当夜,营地里举行了简陋的庆功宴。老周不知从哪搞来半口袋白面,蒸了几笼馒头。小菊分到整个馒头,却只吃了半边,剩下的偷偷塞给李云龙。

"叔...腿还疼吗?"孩子用脏兮兮的小手碰了碰他的绷带。

李云龙摇摇头。他望向南方,那里是他战斗了五年的太行山,是牺牲的战友们长眠的地方。现代的记忆像潮水般涌来——在那个和平年代,他曾是个只会敲键盘的愤青,而现在...

"团长!"通信兵举着电报跑来,"总部命令!"

电文很简单:"即日率部返晋,接受整编。"

楚云飞也要走了。358团接到重庆急电,要求立即回防太原。分别时,晋绥军团长脱下脏兮兮的白手套,塞进李云龙手里:"留个念想。"

李云龙则把那块裂了缝的怀表递过去:"替我...照顾好它。"

两支队伍在晨曦中背向而行。李云龙拄着榆木棍走在最前面,身后是不到百人的残部。路过一个岔路口时,私塾先生带着十几个孩子等在那里。老人手里捧着粗瓷碗,里面是浑浊的米酒。

"李团长..."老人颤巍巍地举碗,"送行..."

李云龙抿了一口,剩下的传给战士们。轮到小菊时,孩子双手捧着碗,突然哭了:"叔...你们还回来吗?"

李云龙蹲下身,用粗糙的拇指擦去她的眼泪:"等打完仗...叔叔教你认字。"

队伍继续南下。每经过一个村庄,都有老乡加入送行的队伍。等他们走到山海关时,身后己经跟了上千人。关城上的苏军哨兵惊讶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衣衫褴褛的军人走在前面,后面是扶老携幼的老百姓,像条蜿蜒的长龙。

"敬礼!"哨兵用生硬的中文喊。

李云龙没回头。他望着关内熟悉的群山,那里有他未完成的承诺,有牺牲战友的坟墓,还有...回家的路。

怀表在楚云飞的口袋里嘀嗒作响,白手套在李云龙的腰间随风轻摆。1945年的夏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开了,像无数小小的墓碑,又像无数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