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铁血雄狮(第2页)
"杨先生懂得不少啊。"李云龙眯起眼睛。
"略知一二。"杨先生推了推眼镜,"实不相瞒,家兄就在贵军服役,叫杨立青。"
李云龙差点跳起来——杨立青是军区有名的神炮手,现任炮兵团团长!
"原来是杨团长的弟弟!失敬失敬!"
两人越聊越投机。当火车经过一片焦土时,杨先生突然叹了口气:"这一带原是产粮区,去年国民党撤退时实行了'三光'政策..."
李云龙望向窗外,果然看见大片荒芜的田地,偶尔有几间残破的农舍孤零零地立着。,我/的.书*城_ ¢蕞¢歆_璋^结*更′欣·快·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铁道边挖野菜,看见火车经过,呆呆地忘了动作。
"会好起来的。"李云龙轻声说。
傍晚时分,火车在一个小站临时停靠。月台上挤满了逃难的百姓,有老人拖着孩子,有妇女背着包袱。突然,车厢门被拍得砰砰响。
"长官!行行好!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扒着车窗哀求,"我闺女发高烧,让俺们上车吧!"
李云龙刚要起身,乘警己经冲过来驱赶:"去去去!这是军列!再闹把你们当奸细抓起来!"
"等等!"李云龙喝住乘警,"让她们上来。"
"这不合规矩..."乘警为难地说。
李云龙掏出军官证拍在桌上:"出了事我负责!"
最终,老汉和他生病的女儿被允许上了车。小姑娘约莫七八岁,烧得满脸通红,蜷在父亲怀里瑟瑟发抖。李云龙让警卫员拿来退烧药,又给了他们两块干粮。
"谢谢长官!谢谢长官!"老汉一个劲地磕头。
"别这样。"李云龙扶起他,"咱们解放军不兴这个。"
杨先生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镜片后的目光若有所思。
第二天中午,火车终于抵达北平。站台上戒备森严,一队卫兵正等着接李云龙。告别时,杨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李团长,有空来寒舍喝茶。"
李云龙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西城区柳树胡同17号。他刚想问对方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杨先生己经消失在人群中。
授勋仪式在三天后举行。当李云龙拄着拐杖走进会场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唯一的装饰是那把用红布包着的军刀——张大彪的遗物。
"...兹授予李云龙同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以表彰其在黑山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念到牺牲战友名单时,李云龙突然站起来打断了宣读:"报告首长!我有话说!"
会场一片寂静。李云龙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名单:"这是我们独立团自抗战以来牺牲的1276名同志的名字。请首长...请全国人民...记住他们..."
他的声音哽咽了,缓缓举起那把军刀:"这把刀的主人叫张大彪,苍云岭战役就跟着我。他一个人炸毁了三辆坦克,最后被敌人的燃烧弹..."
会场鸦雀无声,只有李云龙沙哑的声音回荡着。他一个一个念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年轻的笑脸。
仪式结束后,一位总部首长特意留下李云龙:"李团长,组织上考虑调你到军校任教,把你的实战经验传授给更多同志。"
李云龙一愣:"首长,我...我是个粗人..."
"正因为你是从战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才更宝贵。"首长拍拍他的肩,"好好考虑考虑。"
离开会场,李云龙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北平的繁华让他有些不适应——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与他熟悉的战场判若两个世界。
拐进一条小巷时,他突然察觉有人跟踪。借着橱窗的反光,李云龙看见两个穿便装的男子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他不动声色地加快脚步,在一个拐角处突然闪身躲进一家茶馆。
"李团长,这边。"熟悉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是杨先生,正坐在一张茶桌旁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