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青云观
青云观
江南多雨,初秋时节更是阴雨连绵。书生柳文清背着书箱,踩着泥泞小路匆匆前行。他今年二十有五,正要赶往省城参加秋闱,不料途中遇上连日大雨,河水暴涨,冲垮了必经的石桥。
眼见天色渐暗,柳文清浑身湿透,四下张望寻找避雨之处。忽然,他透过雨幕看见前方山腰处隐约有灯火闪烁,心中一喜,加快脚步向那光亮处行去。
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座古朴的道观,门匾上题着“青云观”三个大字,虽有些褪色,笔力却苍劲不凡。观门虚掩,柳文清轻叩三声,听得里面传来脚步声。
开门的是个年轻道士,约莫二十出头,眉清目秀,身着青色道袍。
“贫道玄明,不知施主何事敲门?”道士拱手问道。
柳文清连忙还礼:“在下柳文清,赴省城赶考途中遇雨,想借贵观暂避一宿,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玄明打量了柳文清一番,见他确实浑身湿透,书箱还在滴水,便侧身让出道来:“观中尚有厢房空着,施主请进。”
柳文清连声道谢,随玄明进了道观。院内青石铺地,打扫得十分干净。正殿供奉三清神像,香火缭绕。东西两侧各有几间厢房,玄明引着柳文清来到西侧一间房前。
“施主今晚可在此歇息。观中用斋时辰已过,不过厨房还有些馒头和素菜,若不嫌弃,待会我送来。”
柳文清感激不尽:“有劳道长了,有些充饥之物便已感激。”
玄明点点头:“观主云游未归,现观中只有我与师兄玄清二人。师兄今夜在殿中守静,不便相见,还望施主见谅。”
柳文清忙到不敢打扰。玄明离去后,他换下湿衣,简单擦拭了身子。不多时,玄明果然送来食物和一壶热茶。柳文清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吃起来。
饭后雨势渐小,柳文清闲来无事,便踱步到院中。东厢一间房内亮着灯,窗纸上映出两个人影,似乎在交谈什么。柳文猜想那应是玄明和他的师兄玄清,不便打扰,便转向正殿方向。
正殿门虚掩着,里面烛光摇曳。柳文清轻推开门,见殿内香烟缭绕,三清神像庄严肃穆。神像前跪着一个身着深蓝道袍的身影,想必就是玄明所说的师兄玄清了。
柳文清正要悄悄退出,那道长却忽然起身转过来。只见他约三十岁年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与玄明的温和迥然不同。
“施主何事?”玄清语气冷淡。
柳文清拱手道:“在下柳文清,借宿观中,闲来无事想到殿中上炷香,不知是否打扰道长清修?”
玄清面色稍缓:“施主请便。”说罢便走出殿门,消失在走廊尽头。
柳文清请了三炷香,虔诚跪拜。起身时,他注意到神像后方墙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座险峻山峰,山腰间有亭台楼阁,云雾缭绕,颇有仙气。画作右下角题着“青云仙境”四字,笔法飘逸。
“这画是观主亲手所作。”身后忽然传来玄明的声音。
柳文清转身:“观主定是位得道高人。”
玄明微笑:“观主道号青阳,在此修行已六十余载。这幅画描绘的是后山的青云峰,传说曾有仙人在此得道飞升。”
“难怪名曰青云观。”柳文清点头,“明日若天晴,倒想去看看这青云峰。”
玄明忽然神色微变:“施主最好不要去。后山路险,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况且...”他欲言又止。
“况且什么?”柳文清好奇。
“没什么,”玄明摇摇头,“只是山中多雾,容易迷路。施主还要赶考,还是安心休息为好。”
柳文清见玄明不愿多言,也不便再问。二人又闲谈片刻,便各自回房休息。
夜深人静,柳文清躺在榻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久久不能入睡。忽然,他听到院中传来细微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悄悄走过。出于好奇,他轻手轻脚走到门边,从门缝向外望去。
雨已停歇,月光透过云隙洒落院中。只见玄清手提一盏灯笼,正快步向后院走去。柳文清心中疑惑:这么晚了,这道长要去何处?
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哭声随风飘来,凄凄切切,似女子哀泣。柳文清心中一凛,这荒山野观,深夜何来女子哭声?他犹豫片刻,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心,悄悄推开房门,跟在玄清身后。
玄清穿过月亮门,径直走向道观后山。柳文清远远跟着,见他在山壁前停下,四下张望后竟消失在岩壁之中。柳文清大惊,快步上前查看,才发现岩壁间有一处隐蔽洞口,被藤蔓遮掩,不近看根本无法发现。
洞内隐约有光亮透出,那女子哭声也更加清晰了。柳文清心跳加速,既害怕又好奇。思忖再三,他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拨开藤蔓,蹑手蹑脚走进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