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 作品

第六八八章 相争(第3页)

“高丽和倭国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什么情况两眼一抹黑,万一高丽和倭国的武力不弱,遭受损失怎么办?信安军的水师再厉害,也不能登上陆地作战啊!”

众人七嘴八舌,大多数不太认同李茂的想法,觉得高丽和倭国太远,信安军鞭长莫及。

一旦党项俘虏失控,或者两地武力反抗,反而得不偿失。

李茂折来一段树枝,在雪地上大概划出渤海湾的轮廓,高丽和倭国的相对位置。

“你们看,沿着渤海中靠近陆地的岛屿,到高丽的开城,南端的木浦,以及倭国的长崎等地,恰好可以把整个辽地北方圈住,信安军的水师可以随时登陆作战,是牵制辽国契丹和女直金国的重要手段,孙定不是说信安军的贸易遇到了瓶颈吗,

那么高丽和倭国将会是替代辽国和女直金人的地方,尤其是倭国有一个很大的银矿,如果能将那个银矿掌控在信安军手中,可以使信安军的银元储备超过现在的十倍以上,到时候将银元和铜币在河北河东几路铺开流通都不是问题。”

随着李茂的解释,孙定等人的眼睛有点发亮了。

李茂描绘的前景非常广阔,信安军的产出,南方的丝绸茶叶有了销路,而且还有巨大的银矿。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可以让人眼红拔刀的利益呀!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高丽还是倭国,都并非大宋的藩国,没有真正的邦交关系。

挑起战争也无需和朝廷报备,而打下来的地盘完全可以作为信安军的飞地,纳入信安军治下。

李茂把其中的好处讲的差不多的时候,开矿的仁多德章被押送到了李茂面前。

李茂见过仁多保忠,眼前的仁多德章和仁多保忠有几分相像,一看就是本家。

“你就是仁多德章?我与仁多保忠见过两次,也算有些关系,你既然是现在的仁多氏族长,对仁多氏的未来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