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 作品
第九二五章 废物利用(第3页)
赵光义这一支儿德不配位,皇位应该归于正溯,也就是赵匡胤那一脉。
赵佶险些没被李茂这一招给气死,他儿子女儿生了几十个,又没有到断子绝孙的地步,怎么能把皇位还给赵匡胤那一支。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赵佶说话形同放屁,根本没人听,还被迫写了一份罪己诏,承认赵光义这一支德不配位,自愿把东宫储君之位传给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圭。
这样的骚操作,让李纲等人瞠目结舌,但是一点反驳的意见都提不出来。
他们当然知道李茂这么强势的安排绝对另有用意,但作为士大夫的一员,儒家的弟子,当然愿意三纲五常回归正统,不但不能反对李茂,还得配合李茂。
这件事一宣布,内阁大学士们哪怕忙的吃饭喝水的时间都不足,也抽出时间在李
纲的府上商议了一番。
欧阳珣连连摇头,“李茂这一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赵伯圭我没有见过,但据说今年还不到两岁,一个两岁的奶娃子做东宫太子,将来不就是汉献帝吗!”
朱胜非这些天经手了无数银钱,但都是一笔笔账目,眼睛都有点对眼了,听了欧阳珣的话,忍不住反驳道:“不管李茂有什么目的,让皇位正溯回归本源,这是天大的好事,太祖在天之灵想必也会欣慰啊!”
李纲和宗泽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正因为这一点,才让他们一点脾气没有。
这天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如今又回到赵匡胤后人的手中,谁能挑出半点不是?
别说他们,天下的士子,宿老名儒们,怕不是集体要嗨翻天,是谁解决了五代藩镇之祸源?是谁提出与士大夫共天下?是赵匡胤啊!
人们再次见识到了舆论的力量,无论是某人圈定的罪己诏,还是东宫太子的归属,被信安军炒的热火朝天,再次占据大义名分,然后顺便把自己的私事儿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