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 作品
第一零九六章 拉下水(第3页)
赵鼎和张俊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但却不是谍报司的间谍,他早在崇宁五年便进士及第,比李茂连中三元还早九年,只是官运一直不济。
从最底层的小官儿做起,赵佶赵桓没有玩诸多花样之前,累功升迁为洛阳令,又被裹挟着南逃,结果成了户部员外郎,勉强能用这份俸禄保证全家不会饿死。
作为一个从底层一步步升迁的传统士大夫出身的官吏,赵鼎深知民间疾苦,百姓生计的艰难。
所以对信安军乃至新朝的诸多施政甚是佩服,有时候甚至想挂印而去带着全家北上投奔李茂。
有了这样的心思,张保出面代张俊招揽,赵鼎自然千可万可,如此便成了谍报司的一员。
把赵鼎
拉了过来,李光则和赵鼎是同一年进士及第,这同年的关系哪会疏远,一来二去就被赵鼎“拉下水”。
至于胡铨还有些懵懵懂懂,反正觉得赵鼎和李光的言语与自己的脾气秉性相合,大家都是丧城失地的官儿,亲近一些理所应当。
别小看这些知县,知州,他们往往会自行编织一个密集的关系网,其中不乏信安军谍报司掺的沙子。
因此开席之后议论的话题比较激进,一个个就像是后世的“键盘侠”,抨击着朝廷的百般不是,重点被批判的便是出了月椿钱,折帛钱馊主意的吕颐浩。
有张保劝酒,赵鼎和李光引导话题,赴宴的十几个人头脑逐渐发热,也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
书生意气涌上来,竟然联名写了一个折子弹劾吕颐浩。
酒宴散场,张保拿着十几个人签字画押按了手印的折子,兴冲冲的去找刚刚下朝的大哥张俊,邀功般把折子递给张俊,“大哥,什么时候把这份折子递上去?”
张俊看过之后沉思片刻,“让胡铨递交政事堂吧!”
张保闻言不解,“大哥,这折子递到政事堂,吕颐第一个看到,胡铨等人肯定会被打击报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