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清念 作品
第127章 农门科举四(第2页)
满室寂静,就连杜教习也为之一顿,窗外飘落的槐花停在窗台边缘处,驻足廊下的老者,闻言也忍不住踱进课室,“好个伶俐的童子,可读过《九章注》?”
徐景行轻呼一口气,让自己维持冷静,他虽暂时还没学过如何写策论,但观澜书院内的各种藏书他都看了一遍,有八宝琉璃手串加持,足以做到过目不忘,再者,出名要趁早,不然他也不能被观澜书院免去所有束修收入门下。`比.奇~中^文*网/ \追\最/新\章?节_
“学生读过《九章·德性篇》,却不曾全部读完。”
老者闻言,目光在徐景行身上停留,仿佛在仔细打量他,而徐景行也注意到他腰间佩玉的材质很是特殊,不是小小的昭明县能出现的珍品。
“此子当从游。”听完这话,老者跟杜教习如此低语道,徐景行却对从游一事,并无想法,再者,他的家境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随从求学可不是普通学子能做的事,就算有名师在距离昭明县附近其他书院讲学,也不是他想前往拜师就能拜上的,当然,若是他在此之前,确实成为昭明县数一数二的学子,深受其他学子认可,他还是有机会跟在名师身边学习经典、诗词、文章写作等科举考试所需的一切知识跟技能。
日后有人问起,他就可以说自己曾从游于名师门下求学,接受过对方的教导和熏陶,来拔高自己的出身。
课堂上,徐景行也不是真的想大出风头,不过是见书院来了气度不凡的老者后,想起了主剧情线里这个时间段,有位老翰林告老返乡,便一时兴起,想要为自己的前程勉力试一试而已。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反正都已经努力试过了,就算对方不提收徒一事,他也不会心有遗憾,反而能安心待在观澜书院按部就班的学习。
因为第二日是观澜书院的沐休日,徐景行一下课,就返回宿舍收拾行李准备归家,徐大山也惦记自个读书特别厉害的儿子,早早就借了驴车,等在书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