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农门科举十四(第2页)

将御赐的金花绸带仔细收进行囊,徐景行等人同来时一般,雇了辆青布骡车,返回昭明县,此刻距离明年的春闱已不足百日,他必须赶在运河上冻之前启程前往京城才不会耽误考试。

车轮碾过结霜的官道,徐景行一行人面色严峻,时间紧急,此行路上最好不要出现突发状况耽搁他们的行程,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昭明县正炸开一片喧天锣鼓,县丞更是亲自捧着朱红喜报,身后衙役高举解元及第的牌匾,于欢快的唢呐声中,来到徐家庄。¨5′0′2_t¨x^t\.,c\o·m/

此时,李氏正带着小儿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同其他妇人做针线,当她发现锣鼓声确确实实是往她们徐家庄来时,拿着针线的手开始不受控制的发颤,还是许娘子挺身而出,好心将她扶回家中。

“大山,您家祖坟这是真冒青烟了,竟真出了一位举人老爷来!”看了一场热闹的村民,挤在斑驳的木门前,围着徐大山他们,说着各种奉承的好话。

然而徐家上下,在如此喜气洋洋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些不得劲,若早知会是今日这般结果,就算当牛做马,他们当年也该一心帮扶景哥儿读书才对,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让他对自己等人亲近不起来,对老师都比对他们好。

而坐在骡车上的徐景行,并不知晓原主家人会是这般想法,他一边听着贾璋等人摇头晃脑的复习功课,一边看着车轮颠簸间窗外掠过的树影以及零星的人家。

会试在即,哪怕他有心复习,为了自己眼睛的视力着想,徐景行也不想在摇晃的骡车上看书,如此专心赶路,于第二日黄昏之时,成功抵达昭明县境内。

徐景行没有第一时间往原主家赶,而是先来到漱石草堂拜见老师余世镜,给他老人家报喜。

“老师,乡试我成绩不错,将解元收之囊中!”

余世镜闻言,嘴角抽了抽,想绷住脸,却最终还是没忍住直接笑出声来,“老师知道,出榜那天就有快马来报,倒是你,所做的文章得了主考大人怎样的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