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破局永昌十五(第2页)

吏部尚书张博仁紧随其后开口道:“兵部所言极是!臣以为,除增兵外,还当严查两地官员失职之罪!流寇初起时,地方上报不过饥民闹事,延误了围剿的时机,此等玩忽职守者,当严惩不贷!”

这话张博仁若是昨日之前说,定会被同僚暗讽他小题大做,毕竟地方官瞒报灾情、粉饰太平,早已是官场潜规则,可如今,却没人敢开口反驳,昨日江州涉事官员的抄家名单还历历在目,现在谁也不敢替西南西北两地的同僚说话。.5?d/s,c*w¢.?c?o′m?

吏部侍郎史怀英听了,忍不住低头,生怕自己往日包庇门生的旧事再次被翻出来,但不出声表态也不对,思忖片刻后也出声附和道:“尚书大人说得对!臣愿牵头核查两地官员履历,凡有失察者,一律革职查办!”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还是英国公,这位世袭勋贵素来对军务都报以按例行事的态度,从不主动表态,此刻却上前一步,沉声开口道:“陛下,京营精锐也可调,但需选得力将领,臣举荐游击将军秦岳,此人出身行伍,去年曾平定大同兵变,刚毅果决,可当此任。”

说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陛下信得过,臣愿监军同行,确保粮草军械无一日延误。”

这话一出,连徐景行都微怔了一瞬,英国公监军?这等于是把自己绑在了战事上,若有差池,他这个皇帝第一个问责的就是他,往日勋贵们躲军务都还来不及,今日,竟主动揽责?

定国公在后面悄悄拽了拽英国公的衣角,却被英国公甩开,昨日他心头涌起的寒意到现在还没彻底散去,现下主动担责,总比被动查问强,至少当下他能对陛下显露出自己愿与朝廷同心的姿态。

英国公的积极开口,像触动了什么了不得的开关一般,户部尚书阮知节也接话道:“陛下,军粮之事,臣亲自督办,只需兵部列出清单,三日内臣定能调拨到位,绝无任何损耗!”阮知节特意加重损耗二字的读音,就为了当场撇清自己的嫌疑。

刑部尚书也不甘落后:“臣请旨,对流寇头目发布海捕文书,凡擒获者,赏银千两,若有胁从者,只要缴械投降,可免死罪,甚至还可戴罪立功,如此恩威并施,或能瓦解两地流寇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