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若为帝(第3页)
“即使要开,那也是在休养生息之后,否则的话,你这算什么休养生息?谁家休养生息的同时还要加重徭役?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你朱棣金口一张,扩大徭役。政策下发下去,地方官的徭役名单从哪里增补?”
“到最后不又强加在老百姓身上?你朱家是真的不拿百姓当人是吧?”
“蒙元才被打跑了几年啊?你就不怕徭役过重,官逼民反?就不怕这大明出现另一个朱元璋造了你朱家
的反?”
一番话说下来,隔壁偷听的朱元璋和朱标顿时冷汗直流。
这陈平所说,句句属实!
谎言不会杀人,真相才是快刀!
上午被骂时,还觉得自己儿子的策略被人轻视,自己的名声被人贬低。
可如今听到陈平的解释,朱元璋恨不得抽自己的脸!
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没有想明白?
同时,也让朱元璋明白了,如今的大明,确实弊政不少!
朱元璋擦了把头发的汗,长叹一口气。
“咱错了!”
“皇上!”
“父皇!”
朱标和徐达同声喊道。
却见朱元璋摆了摆手,眼神里带着一丝自责和愧疚。
“从前刘基还在朝堂的时候,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真的?”朱标诧异道:“当时是如何说的?”
“他就如同陈平所说的一样,说卫所制度隐患颇多,若是不能加以改正,势必将成为大明未来的累赘。”
“他还说,大明开国封功勋贵胄,给的赏赐太多,会加重百姓负担。”
朱元璋仿佛忆起了往昔:“刘伯温这个老狐狸,一辈子没跟咱说过几句心里话。”
“可偏偏他对咱的劝谏,咱都当了耳旁风!”
朱元璋现在还记得,刘伯温当时是如何劝诫他的。
只是那时他初登大宝,从要饭的到一代帝王,自然飘飘然了。
所以,刚愎自用的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刘伯温的话,更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之后对于刘伯温的谏言他绝口不提,只是经过陈平这么几句骂声,倒让他清醒了许多。
“是咱错怪了青田先生……”朱元璋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