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山之旅(第3页)
这是一处陡峭的悬崖,唯一通往对面的是一座看起来腐朽不堪的吊桥。桥下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看不清底部。更可怕的是,当阿风靠近时,桥上开始出现各种幻象:有时桥板变成毒蛇,有时桥下涌出烈火,有时甚至出现他已故亲人的影像,呼唤他跳下去。
阿风心跳加速,冷汗直流。他知道这些都是幻象,但它们实在太真实了,真实到他的每一个本能都在尖叫着让他后退。
“保持纯净的初心。”阿风反复默念这句话,他回想起自己为什么要经历这些考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获得力量去帮助他人。这个简单的信念给了他勇气。
闭上眼睛,阿风迈出了第一步。他感觉到脚下一实,幻象虽然仍在,但已经不能再动摇他的决心。一步一步,他走过了那座看似不可能通过的吊桥。
当阿风踏上对面的土地时,幻象瞬间消失。他回头看去,发现那其实是一座坚固的石桥,根本不是什么腐朽的吊桥。章山的考验果然在于心性而非实际危险。
在石桥的尽头,阿风找到了守山人所说的古老洞穴。洞口被藤蔓和杂草覆盖,几乎与山体融为一体。拨开植被,阿风走进洞穴。
洞穴内部比想象中要宽敞得多,石壁上镶嵌着发光的矿物,提供着微弱但足够的光亮。空气中有一种陈旧但不污浊的气息,似乎有某种通风系统。洞穴深处,有一个石室,里面摆放着简单的石床、石桌和一些陶器,似乎曾有人在此隐居。
在石室的最里面,阿风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壁龛,里面放着一个玉盒。打开玉盒,里面是一本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古籍,封面上写着《心炼秘要》四个古字。
阿风小心地翻开书页,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草药的特性、矿物的功效,以及多种神奇丹药的炼制方法。在最后几页,他找到了关于脃石的记载:
“脃石,生于皋水之畔,外表平凡,内蕴天地精气。以心火炼之,可得灵丹,服之者非获蛮力,而得与天地共鸣之力,感万物之息,通自然之道。”
书中还强调,炼制此种丹药需要纯净的意图和专注的心神,任何杂念都可能导致炼制失败甚至反噬。
阿风如获至宝,小心地将古籍包好,走出洞穴。令他惊讶的是,返回的路程异常顺利,之前的考验都不复存在,仿佛章山已经认可了他。
回到山下,风影欢快地迎接主人。阿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章山脚下搭了个简易帐篷,开始研究那本古籍。他按照书中的指示,采集了皋水畔的脃石和一些特定的草药,准备尝试炼制那种神奇的丹药。
炼制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它不需要传统的火炉,而是需要“心火”——一种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阿风失败了多次,不是温度控制不当,就是心神不纯导致炼制中断。
七天七夜过去了,阿风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自己经历考验时的心境。他静下心来,不再执着于结果,而是专注于过程本身,心怀对自然万物的感恩。
就在这时,他手中的材料开始发出柔和的光芒,缓缓融合,最终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丹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成功了!
阿风服下丹药,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剧痛或异变,而是感到一种与周围环境前所未有的连接感。他能感受到风的细微变化,能听懂风影的嘶鸣中的情绪,甚至能感知到地下虫蚁的活动。这就是“与天地共鸣之力”吗?
在章山又停留了三天,阿风适应了这种新的感知能力。他发现这力量虽然不能让他飞檐走壁或力大无穷,但却让他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能感知到危险 的事情,能读懂人们隐藏的情绪,能更好地与自然万物沟通。
离开的时候,阿风来到皋水边,向这座神奇的山鞠躬致谢。他仿佛看到守山人的身影在远处微笑点头,然后消失在山雾中。
阿风骑着风影离开了章山,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敬畏。他知道,自己获得的不是征服世界的力量,而是理解世界的能力。真正的大侠不是武力超群者,而是能感知他人痛苦、理解世界运行之道的人。
前方的道路还很长,但阿风相信,有了这次章山之行的经历,他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任何挑战。风影迈着轻快的步伐,载着主人奔向新的冒险,奔向那条成为真正大侠的道路。
章山依然矗立在那里,光秃而神秘,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的到来。它的宝贝不是金银美石,而是对心灵的考验和启迪。阿风明白,这才是章山真正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