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栩也 作品

第二十八章 画中灵(第2页)

秦墨突然一拍手:“这幅画的灵感源于在江南水乡古镇“栖霞镇”采风时,在一座荒废古宅的后院,看到的一块残破的、刻有女子名字“柳莺儿”的古碑,以及听到的一些关于“冥婚”、“投河”的零碎传说。当地老人讳莫如深。我当时就是觉得很神秘所以才画了这幅画。”

众人离开画室,分析需要去实地考察再解决这个问题。

“乔愉,这次栖霞镇,你带队。”沈行昭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乔愉心湖。

“我…我带队?”乔愉睁大眼睛,不敢相信。虽然她进步很快,但独立带队还是第一次!

“嗯。胡杨跟你去,负责安全和沟通。雅晴也去,她的专业能帮你判断找到的物件是否有灵性关联。钱昆远程支持信息检索。”沈行昭看着她,眼神是纯粹的信任,“你的共感是找到‘莺儿’真实故事的关键。相信自己,你能处理好。”

他顿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补充道:“保持联系,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立刻通知我。注意安全。”

乔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责任感,她用力点头:“是!沈老师!我一定完成任务!”在胡杨老练的沟通技巧和张雅晴细致入微的观察下,他们走访了几位年迈的老人,并找到了那座荒废的“柳宅”。在布满蛛网和尘埃的祠堂角落,乔愉通过触摸一块残留的、刻着模糊“莺”字的牌位断片,再次发动共感。

这一次,画面清晰了许多:一个面容姣好、眼神清澈如画中少女的姑娘(柳莺儿),被家族强行许配给一个已死的富商之子完成“冥婚”。绝望的莺儿在新婚之夜,穿着那身刺目的红嫁衣,挣脱看守,跳入了镇外冰冷的栖霞河。她的怨念和悲伤,百年不散,附着在记录她名字的石碑和牌位上。秦墨的画笔,无意间成为了这份百年悲怨的宣泄口和放大器。

乔愉将信息传回。沈行昭远程指导了净化方案:由乔愉主导,在柳宅旧址和栖霞河边进行简单的安抚和超度仪式,化解其怨念核心。同时,让秦墨在画室,在沈行昭的守护下,用特制的颜料和净化的心意,为画中的少女“改妆”——将嫁衣的红色淡化、覆盖,眼神中的怨毒抚平,最终定格为一种释然的哀伤与宁静。任务圆满成功。秦墨精神恢复,画作不再有异状,反而因承载了一段被化解的悲情故事,艺术价值更增。乔愉第一次独立解决事件,虽然过程有惊无险,但表现堪称优秀,获得了小组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