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栩也 作品
第三十六章 簪影寻踪(第2页)
周家祖宅位于港岛南端一处相对僻静的山坡,带着浓郁的中西合璧风格,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主体结构依旧保留着旧时风貌。老库房位于主宅后方的独立石砌建筑内,阴暗潮湿,灰尘厚重。
在管家和周子谦的陪同下,沈行昭、乔愉、胡杨、林晚晚进入。
林晚晚的“气味雷达”再次发挥作用。她皱眉指向库房深处一个被巨大油布覆盖的区域:“那边……‘味道’很杂,应该有点不一样的收获……”
众人靠近,掀开了油布,乔愉在一堆蒙尘的旧家具和箱笼中,她的共感捕捉到了属于郑玉娥的悲伤和不甘的余韵,指向几个落满灰尘的樟木箱。沈行昭与胡杨合力打开了那几个沉重的箱子。里面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一些陈旧的衣物、账簿、信函以及……一个被层层包裹、保存相对完好的紫檀木首饰盒。盒子打开,一支通体血红、雕工极其精美的珊瑚簪子静静躺在丝绒衬垫上,历经百年,光华内敛,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哀伤。
就在簪子现世的刹那,乔愉口袋里的玉香囊发出温润的白光,不再是刺骨的寒意,而是一种近乎呜咽的共鸣。
最重要的发现,是在一本厚厚的、记录着周家早年产业收支的旧账簿夹层里,发现了几份泛黄的契约副本和几张模糊不清的老照片。契约清晰地显示了周家与郑德财的交易细节,确属合法。而其中一张照片,拍的是当年签署契约的场景,背景里,郑德财身边站着一个穿着长衫、眼神闪烁的年轻男子,照片背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中人:徐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s市民俗研究院李铮的电话,按了免提。
“李组,港岛这边有突破。”沈行昭言简意赅,“郑玉娥珊瑚簪,我们找到了。有一些资料稍后组合发给你,你那边查询”
电话那头传来李铮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和沉稳的回应:“明白!张雅晴、陈硕,立刻动起来!钱昆,配合数据检索!有消息第一时间同步港岛小组。”背景音里传来几人干脆利落的应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