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栩也 作品

第五十六章 山色与心照(第2页)

乔愉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枚同心结,只觉得山间的风都带着热度。她悄悄看向沈行昭的背影。他依旧背对着众人,眺望着远山,似乎对身后的喧嚣充耳不闻。阳光勾勒出他肩膀清晰的线条,也照亮了他耳根处一抹……极其可疑的、极其浅淡的红晕?

乔愉的心,就在这一片混乱的甜蜜、羞涩、茫然和被巨大“误会”包裹的温暖中,剧烈地跳动着。她最终没有去追问,也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将手中剩下的那枚同心结,小心翼翼地、珍而重之地,也放进了自己随身的小包里。

管它是不是误会呢。

他收下了。

这就够了。

梧桐巷16号的生活迅速回归了熟悉的节奏。

唐代镇魂铃的碎片被沈行昭小心地安置在工作台一个特制的磁场稳定阵中,与工作室门后那串七窍铜铃的微弱共鸣成了一种日常的背景音。沈行昭和沈弘文父子俩常在晚饭后泡在工作室里,一个用符箓和灵力小心试探碎片残留的能量场,试图捕捉其“记忆”碎片;另一个则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对照着敦煌文献和唐代密宗法器图谱,试图从形制、纹饰和残存的梵文上寻找修复线索。徐曼有时会端着切好的水果进来,看看专注的丈夫和儿子,再看看碎片,只是温和地提醒一句:“别熬太晚,有些伤疤,愈合需要时间,物件也一样。”

乔愉的心意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行昭沉静的表面下激起了涟漪,却并未立刻得到明确的回应。他待她依旧,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更为自然:早餐会顺手把她喜欢的酱菜推到她面前;夜里工作室亮着灯时,会给她留一盏通向正院的小灯;偶尔目光相接,那深邃眼底的暖意和专注也似乎比以往更清晰。

研究院

组长李铮带来了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委托。

“A市师范大学那边,联系了我们。”李铮的声音有些低沉,调出资料投影,“失踪对象是他们文学院研二的学生,叫林夏。乔愉,是你本科同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