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访问走红(第2页)
“咔嚓!”
一道白光闪过,是现场摄影记者抓拍的补光灯。
沈行昭和乔愉的身影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定格在了镜头里。
男人身形挺拔,穿着简单的灰色衬衫,袖子随意挽到小臂,露出结实流畅的线条,侧颜清峻,他微微低头,视线专注地落在身边的女孩身上,那眼神深处,是旁人难以察觉的柔和与包容。
女孩穿着蓝色的衬衫和牛仔裤,扎着清爽的马尾,不施粉黛,气质干净温婉。她正微微仰头说着什么,眉眼生动,带着研究者的认真劲儿,阳光跳跃在她光洁的额头上,显得青春又富有书卷气。
两人站在一起,一个沉稳如山,一个清丽似水,背景是古朴的月亮门和庭院深深,画面和谐美好得如同一幅精心构图的老电影截图。
摄像小哥自己都愣住了,这画面感太强了!
这段“意外入镜”的花絮,和几张抓拍的高清照片,被栏目组当作“彩蛋”,放在了采访正片的末尾花絮里播出,并同步发布在了官方微博上。
配文是:“【惊喜彩蛋】采访结束,捕捉到沈教授家院子里的‘神仙颜值’!气质绝佳的年轻学者,这扑面而来的书卷气和Cp感是怎么回事?[捂嘴笑]有认识的大神科普一下吗?#敦煌文献修复##学术传承##颜值即正义#”
这条微博只是在文化圈小范围传播,赞叹一下沈教授家基因好,或者猜测是沈教授的学生或助手。但是互联网女孩太厉害了,有眼尖的网友觉得乔愉非常眼熟。经过一番“考古”,有人扒出了乔愉当年在C大硕士毕业答辩时的公开视频片段。视频里,面对评委有些尖锐的、关于“民俗研究中是否存在非科学解释空间”的提问,年轻的乔愉站得笔直,眼神清澈而坚定,掷地有声地回答:“老师,我们是相信科学的。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文化现象和心理投射,其价值在于理解社会结构和集体意识,而非宣扬超自然。一切研究都应在科学的框架和方法论下进行,去伪存真。”
这段发言本就因其清晰的立场和“头铁”的态度在学生中小范围流传过,被戏称为“科学姐宣言”。如今被翻出来,配上她现在那温婉知性的形象,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