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恶念回响
这天,一份来自海关总署缉私局与市公安局的联合协查函,便送到了李铮的办公桌上。
函件内容简洁却分量沉重:近日,A市海关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于一批申报为“仿古工艺品的集装箱内,查获了数件企图走私出境的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其中一件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青铜盖鼎和一对汉代彩绘陶乐舞俑,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且与多年前几起盗墓案中失踪的文物特征高度吻合。走私手法专业,使用的伪造文件几乎可以乱真,显示背后有一个经验丰富、资源庞大的犯罪集团在运作。
更重要的是,缉私部门在深入调查时,发现这个走私网络似乎与一些民间迷信活动有所牵扯。有迹象表明,该集团的头目极其迷信,尤其痴迷于收集那些带有特殊铭文、或传说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古代器物,认为它们能带来“气运”或“庇护”。此次查获的蟠螭纹鼎,其内壁就刻有极少见的、与先秦某种祭祀相关的诡谲铭文。
“这个集团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A市,可能辐射全国,甚至连通海外。他们组织严密,行事狡猾,反侦察能力极强。我们虽然截下了这批货,但核心人物依旧隐藏在幕后。”前来对接的缉私局王科长面色凝重,“我们希望研究院能从这批文物入手,尤其是那件鼎内的铭文,看看能否解读出更多关于这个集团头目的偏好、甚至他们的某些仪式或窝点线索。任何一点信息,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任务下达,项目组立刻运转起来。
那件战国蟠螭纹青铜盖鼎被小心翼翼地运送到研究院的地下分析室。鼎身布满了斑驳的绿锈,却依旧能看出其上精美的蟠螭纹饰,神秘而狞厉。鼎盖紧闭,似乎尘封着千年的秘密。
张雅晴负责文物本体检查,她戴着白手套,屏息凝神,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鼎身的每一寸:“铸造工艺极其精湛,是战国中期贵族所用无疑。但这里…”她指着鼎腹一处不易察觉的细微划痕,“像是后期被某种利器强行撬动过盖子的痕迹,手法粗暴,不是考古人员所为。”
陈硕则专注于鼎内那些诡异铭文的解读。他查阅了大量古籍拓片和甲骨文、金文资料,眉头越皱越紧:“这些铭文…非常罕见,混杂了多种地域特征,似乎描述的是一种…极为血腥的‘血祭’仪式,用以祈求战争胜利或…嗯…某种‘转移灾祸’的巫术。这鼎很可能并非寻常的礼器,而是与某种古老的邪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