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码字的馒头猫 作品

第117章 赤缨枪(27)(第3页)

“现在三州流民越来越多,光靠接济不是长久之计,我想着,等开春后在三州推行垦荒互助。”

“把壮丁流民编队,每队负责一定面积的荒地,官府出农具和种子,他们组队种地,秋收后收成按官四民六分,这样既能让百姓有饭吃,也能让土地不荒着。”

他边说边用手指在草棚的泥地上比划,画出田地的模样。

“我还琢磨着,队里要是有老人小孩,就让他们负责晒粮、除草,也算能帮上忙,不至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累赘。”

话刚落,李恒突然放下粥碗,眼睛亮得惊人:“我在豫州早就试过这法子!流民不仅能吃饱,还能存下些粮过冬!”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麻纸,展开后是豫州垦荒的地图,上面用墨笔标注着各郡的荒地面积、组队数量,甚至还有百姓的收成记录。

“我特意留了今年的麦种和稻种,正想等见面后跟将军说,把这法子推广,咱们几州互通种子,互相借鉴经验,这样收成能更好!”

赵平威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忍不住感叹。

“没想到李将军早已付诸行动,连细节都想得这么周全,我之前还担心种子不够,现在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二人喝了口热茶,话题又转到开春后的隐患上。

赵平威放下碗,眉头微微皱起。

“还有件事让我放心不下,就是先前你在文书中曾经提及的瘟疫之事,我想多招揽些懂医术的大夫,早早防范起来。”

李恒闻言,忽然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赵平威的肩膀,随即又掏出一本线装册子,封面用毛笔写着“防疫纪要”四个大字,边角有些磨损,显然是常被翻阅。

“赵将军放心,我早有准备!”

“这本册子是我让豫州的老大夫们整理的,里面写了怎么识别瘟疫、怎么熬预防的汤药、怎么处理病人的衣物,连隔离棚的搭建法子都画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