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饺子 作品

第58章 周年祭祀

比46年冬天来的更早的是老爷子的周年。

杨福平连着弟弟的假一起请,得回顺义老家给老爷子过周年。

这回回去,比着上次回去从容了挺多。

杨远信倒是想坐火车,被李水仙给制止了。

别说火车不一定这两天有,即便有,到了县城还得再雇车往村里去,何必呢。

于是杨福平熟门熟路的去租了一辆骡车。

紧紧凑凑的也能坐下。

上回回来,杨远信跟儿子就反省,肯定是一家子整了两辆马车,让本家亲戚看到眼里,觉着在城里挣到大钱了,才沾上那个小寡妇。

这回把钱妈留下,一家人挤挤还暖和。

选骡车的时候,杨福平没选最新的那辆,反倒选了辆里面宽敞点儿,但是车厢带补丁的那种。

出了城之后,杨福平觉着,自己这个选择不错。

从四九城到顺义这几十里路,看到了好几个倒在路边儿的人影。

一路提心吊胆,终于平安进了村。

杨远信跟他四叔碰面后,才庆幸香烛纸钱酒水跟贡品都带着。

杨清河估摸着侄子一家这两天就得回来,于是早早打发家里女眷给三哥家的老宅大概收拾了下。

晚上又带着俩儿子拿着点儿萝卜白菜送过来,顺势留下来吃了顿便饭。

李水仙只好跟村里人换了几个鸡蛋,一块儿腊肉,也算凑合出来了桌席面。

一年不见,杨清河看着老相了不少,三杯酒一下肚子,老泪纵横:“还得是你爹有远见进了城,村里这日子,现如今是真不好过!”

这话说的杨远信不好接,他爹进城,那是多久远的事儿了,当年也想过拉拔下自己兄弟。

可人家不干啊,自个儿在村里是大姓,三哥起势后,家里买的地也多,别看是乡下人,可地都没怎么下过。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去城里看人眼色的事儿,杨清河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拒绝了。

几十年过去了,又拿这说事儿,有些没意思。

眼看杨远信不接茬,杨清河家的老大杨远宏有眼色,放下筷子跟堂哥解释道:“远信哥,你这年把没回来还不知道呢,今年夏粮刚收,县里就下来人说啦,“秋征”要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