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饺子 作品

第63章 井里蛤蟆

杨远信口中的兜底,其实也没什么好法子。

大的买卖,就是有钱也干不了。

那都不是给自家这种泥腿子出声预备的。

小的买卖,杨远宏也干不了。

无他,眼界有限,在县里村里活了三四十年,再怎么有见识,也不过眼前三尺地。

你让他赔本赚吆喝做个促销都得揉碎了说。

杨远信觉着,大儿子开玩笑出的主意都不错,拉洋车最省心。

可惜,在村里当了那么多年的地主,杨远宏弯不下腰。

杨远信这边,心里盘算着不过两个去处。

花市大街小学附近,有家书铺要兑出去,林老师有意,也来家说过一次。

想要这边出人,一起合伙,这样儿风险均摊,而且收益稳定。

说白了,这会儿还能继续上学的人家,没几个是掏不起书本杂费的。

林老师当年那一出雪中送炭,给自己送出来个教导主任的新职位。

只不过本人表示,林老师还是比林主任好听。

可再清高的人也要吃喝拉撒。

要兑出去的这家书铺,正好能给他们家的三儿一女积攒点儿家底。

杨远信大概还是了解点儿自己这个堂弟,四叔家里的地还有县里一个铺子的租金,都是他在管,算点儿简单的账,迎来送往之类的,手拿把掐。

至于所谓的手里就一百块儿大洋,杨远信一个字儿都不信。

顶门立户的长子,真分家的话,怎么可能就分这么点儿东西。

所以杨远信想着,要是合适,正好让杨远宏来当这个掌柜兼账房,这样跟林老师也好明光正道的算账。

还有就是老钱女婿在的那个茶馆儿,这会儿也想找个靠谱的合伙人。

想给茶馆儿的包房改成公寓,这样大厅还卖茶,后面就是一个个公寓房。

茶馆儿还提供点儿简单饭食,服务于包房的客人。

可只要动工,那就得掏钱。

现在茶馆的东家,也不确定这么整能不能挣回来装修的钱,所以想拉个二东家进来。

如果杨远宏有想法的话,这也是个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