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白面买卖
清点库存小孙跟二平都是老手了,吃完午饭,没多会儿就干完了。′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
跟杨福平汇报:“站长,剩的不多了,没人挤兑的话,最多三天!”
杨福平点点头:“那估摸着上头这两天都该送粮食了。”
可几个人一首等到第三天,才等到运粮的车。
杨福平问司机:“这回是怎么回事儿?好不容易送一回,还就送这么点儿,咱们局里是准备着多跑几趟呐?”
司机坐在杨福平的小隔间儿里,捧着热水吸溜:“嗨,这不还是粮食紧张闹的嘛。
哦,对了,这一波细粮,还是九二米跟八一面啊!(“九二米”就是指100千克糙米磨出来92千克白米;“八一面”是指100千克小麦,磨出来81千克白面。口感比较粗,但是能增加饱腹感。)
年底开会,去年全年的收购计划,就完成了六成。
真愁人啊。”
杨福平对什么米面没有想法,好奇道:“都没有地主了,自个儿种自个儿的地,收成还上不去?”
司机想了下:“我听我们科长参会回来说,也不知道他总结的对不对,我就这么一说,你姑且听个热闹!
好像说是的,粮食产量是增产了,增的还不少。¨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但是各级粮食公司收不上来!”
杨福平从抽屉里掏出来一小包花生:“这是怎么话说的?”
司机拨了两个花生米,嚼嚼嚼:“原因挺复杂!
老百姓不愿意卖粮,不外乎自个儿要吃的饱一点儿,加上过去屯粮的老思想,还有就是物价不稳定。
头一种倒是可以理解,解放前一天最多两顿稀的,现在好不容易到手这么多粮食了,怎么地都得吃上一天三顿饭,有的还吃西顿。
屯粮是为了备荒,倒也正常。老鼠还要放三天陈粮呢!日子好过了,辛苦一年到头,放点粮食在眼前看着心里踏实,要真碰上荒年了,爹有娘有不如自家有!
至于惜粮这个原因,其实还是跟粮价有关系。
比如说咱们春天收粮食的时候,一斤麦子可能是二百,到秋天就变成两千了。漂浮不定的,老百姓怕拿到钱都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