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术失其魂?功传其形(第2页)
“师父,‘水银坠地’是什么感觉?” 阿木茫然地问。
陈七张了张嘴,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无尽疲惫和落寞的叹息。他颓然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感觉…就是…感觉…” 他喃喃道,眼神空洞地望着昏暗的屋顶。那些需要特殊体质(如九阳绝脉、玄阴之体)才能修炼的顶级锻体法门,那些必须在极寒冰窟或地火熔岩边才能引动的内息秘术…早已随着能练它们的人一起,消失在了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武道之“功”,在无数次的简化、误传和遗失中,早已面目全非,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无法触及曾经的云端。少年阿木看着师父颓然的样子,紧握的拳头慢慢松开,眼中倔强的光芒也黯淡了几分。前方无路,连引路人的灯火都已微弱如风中残烛。
---
藏书楼·徒劳之工
王朝中枢,“武备院”所属的“弘武楼”,是天下收藏武道典籍最全、最权威之地。浩如烟海的藏书阁深处,弥漫着纸张陈腐和防蛀药草的混合气味。一排排顶天立地的紫檀木书架沉默矗立,上面堆满了无数或新或旧、或完整或残破的卷轴、书册、骨片、玉简。
几位身着文士青衫、面容清癯的“典籍校勘使”,正围着一张宽大的楠木书案。案上铺着一张残破不堪、边缘焦黑卷曲的古老兽皮卷,上面的字迹是用一种暗红色的、疑似混合了某种强大生物血液的颜料书写,历经岁月依旧透着隐隐的凶煞之气。卷首几个残缺的古篆依稀可辨:“…煞…引…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卷残损过半,字迹模糊,更有数处关键运功图示完全缺失。” 一位年长的校勘使推了推水晶磨片眼镜,指着兽皮卷上几处断裂和墨迹晕染的地方,眉头紧锁。“据考,此乃上古时期一门引动地脉煞气淬炼脏腑的霸道秘法,名为《引煞淬腑诀》,威力惊人,但对修炼者意志和体质要求也堪称苛刻,早已失传千年。” 旁边一位年轻些的校勘使,正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药水和极细的银针笔,试图修复卷上模糊的字迹,将缺失的图示根据上下文和残留笔锋进行推测补全。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神情专注而谨慎。
“王兄,你看此处,” 年轻校勘使指着自己补全的一小段行功路线图示,“我参考了同时期的《地元功》和《厚土劲》,推断其气脉走向应是先过‘地仓’,再转‘伏兔’,最后沉于‘涌泉’…这样是否合理?”
年长者凑近仔细看了看,又翻查了几本厚厚的参考典籍,沉吟半晌,才迟疑道:“逻辑上…似乎可行。但…古籍记载,此诀引动的是地脉深处至阴至煞之气,稍有不慎便反噬焚身…我们补全的路线,是否真能承受那等狂暴能量?那关键的心法口诀中,‘以神驭煞,如臂使指’八字,究竟是何等境界?神该如何驭?指又如何使?”
年轻校勘使愣住了,看着自己笔下补全的、线条流畅的图示,又看了看兽皮卷上那模糊不清却透着无尽凶煞之气的原文,眼中充满了茫然。他补全了“形”,却永远无法复刻那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神”。补全的典籍,如同精心修复的古董花瓶,外表光鲜,内里承载的真意却早已流失殆尽,只能束之高阁,成为学者案头的研究对象,再无重现天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