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巧剪秋愁(第2页)

皇后并未睁眼,只从喉间轻轻“嗯”了一声,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额角:“起来吧。到近前来,替本宫按按这儿,酸胀得很。”

“是。” 魏嬿婉应声起身,行至炕边。

先于一旁鎏金铜盆中以温水细细净了手,又自青玉小盒中沾取少许皇后素日惯用的薄荷脑油,匀在指尖,待那沁凉之气微微散开,这才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探出纤纤玉指,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轻轻落在皇后两侧的太阳穴上。

她觑着皇后微蹙的眉心与紧闭的眼帘,心知此刻绝不可触及半分旧事愁绪,只将全副心神贯注于指尖的推揉拿捏,更搜肠刮肚,拣那最是轻快明媚、闲情逸致的来说。

“娘娘,您闻这薄荷脑油,清清凉凉的,是不是叫人头脑都松快了些?奴婢今早路过御花园东角那片菊圃,真真是热闹!黄的像金,白的似雪,紫的如霞,团团簇簇,开得泼天泼地的。偏还有几株绿菊,生得稀奇,花瓣儿细细卷着,远远瞧着,倒像是碧玉雕的小绣球,风一吹,颤巍巍的,可爱极了!管花圃的小太监说,那叫‘绿水秋波’,名儿也雅致。”

皇后闭着眼,鼻息间萦绕着薄荷的清凉与少女温软的语声,紧绷的额角似乎又松弛了一分,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魏嬿婉得了这一声,心中略定,指腹沿皇后眉骨轮廓,力道均匀地轻柔推按,口中话题不着痕迹地一转,愈发添上几分鲜活生气:“小宫女们三五成群,簪了刚掐的嫩菊在鬓边,黄的、白的,衬着乌油油的发辫,比那蝶儿还俏。还有那小太监,他们把茱萸果儿串成串儿,挂在腰带上,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红玛瑙似的,说是能辟邪除秽,讨个口彩。奴婢瞧着,倒像是挂了一串串喜气的小灯笼。”

“御膳房那边更是热火朝天,蒸糕的甜香混着菊花的清气,隔老远就闻见了。奴婢还瞧见他们新琢磨了‘蟹酿橙’的巧宗儿——把那顶肥的秋蟹剔了膏黄,填进挖空的鲜橙里,再上笼屉一蒸。蒸得了揭开盖儿,橙香混着蟹鲜,那膏黄亮澄澄的,像碎金子裹在红霞里,闻着就叫人食指大动。管事的公公说,这意头好,叫‘橙黄蟹肥,金玉满堂’,专为着明日重阳孝敬主子们的。奴婢想着,娘娘若尝一口,那鲜甜清润的滋味儿,没准儿连这头风都冲散几分。”

魏嬿婉絮絮说着,声音不高不低,温婉动听,将御花园的秋日喧闹、宫人的节庆欢愉、膳房的巧思新意,都化作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徐徐展现在皇后眼前。指尖力道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地揉散着郁结。

皇后虽仍闭目不语,那紧蹙的眉尖,却在不知不觉间松懈下来,殿内沉滞的空气,仿佛都被这温言软语与菊香橙意,悄然撬开了一丝缝隙。

魏嬿婉续揉了一会儿,耳廓微动,听得暖阁外回廊下传来一阵克制的脚步,那步子在槅扇外略略一顿,不再向前——便知是傅恒。既想入内宽慰,又恐言语不当,反勾起皇后更深切的哀思。

魏嬿婉觑着皇后神色渐趋平和,呼吸也匀长了些,心知时机恰好。手下动作渐缓,直至停歇,随即轻盈起身,朝着闭目养神的皇后一福:“娘娘,您略歇歇神。奴婢瞧着您眉头舒展了些,想是这薄荷清气起了效用。奴婢先去外头净净手,稍候再来伺候。”

“嗯,去吧。”

甫一掀开那秋香色软帘,果见傅恒身着石青色云纹常服,正负手立于廊下朱柱旁,目光似有若无地投向庭院中几株疏朗的秋菊,眉宇间锁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色。

“奴婢给傅恒大人请安。” 魏嬿婉行至近前,福身行礼。

傅恒闻声转过头来,见是她,微怔之下,唇边牵起一丝温和的笑意:“哦,是樱儿姑娘。好些日子没在长春宫见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