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虫族?!是!又不是!
2047年,“凤骨”星域,殖民B探索编队 “报告舰长,‘烛龙’深层扫描完成!目标恒星系 gliese-486,主序橙矮星,质量 0.82 倍太阳标准值。宜居带内确认存在一颗类地行星,代号‘黄羊角-B’。轨道参数稳定,偏心率极低,公转周期约 142.7 个地球日……但是……” 传感器官林薇的声音在“精卫号”殖民舰宽敞却压抑的舰桥内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最后一个词如同卡在喉咙里。
舰长关哲端坐于舰长席,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钛铼合金扶手上敲击着,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嗒嗒声,仿佛在给这突如其来的寂静打拍子。他深邃的目光穿透前方巨大的主屏幕,凝视着那颗在恒星柔和橙光映照下、呈现出铁锈红与深棕褐色的星球。它像一颗饱经沧桑、浸透毒液的巨大卵石,悬浮在墨黑的虚空背景中。行星外围包裹着浓厚得近乎粘稠的大气层,云团翻滚涌动,浑浊不堪,如同覆盖着一层不断搅动的、充满杂质的油膜,将行星的细节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只透出一种沉重而不祥的质感。
“‘但是’什么,林薇?”关哲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黄羊角,但他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骤然聚焦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高度警觉。舰桥内,所有操作员都不自觉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投向传感器控制台。
“重力读数非常高!极端异常!”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专业素养,“表面重力加速度……29.4 米每二次方秒!”她报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里的那丝颤抖终于压制不住地泄露出来。
“什么?!”
“29.4?!这不可能!”
“上帝……”
舰桥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仿佛连空气都被那恐怖的数字冻结了。只有生命维持系统低沉的嗡鸣和仪器运行时细微的电子蜂鸣声顽固地证明着时间的流逝。三倍于地球标准重力!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足以瞬间压垮绝大多数地球原生生命的深渊地狱,是骨骼碎裂、内脏位移的可怖景象,更意味着任何航天活动都将付出天文数字般的代价。
关哲的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无需更多言语,他直接下达了最核心的命令:“计算!全参数推演!我要知道下去和上来的代价!”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通讯频道立刻切换到工程部,首席工程师王磊沉重的声音响起,伴随着模拟重力井的复杂模型在主屏幕一角同步展开:“‘烛龙’联合工程 Ai 紧急推演结果如下,舰长。在‘黄羊角-B’地表发射与地球同等有效载荷进入近地轨道(Leo),所需推进剂质量……是地球标准发射的 58,000 倍以上。其大气总压强,根据气体成分和密度模型初步估算,约为地球海平面标准的 20 倍。大气底层密度极高,阻力呈指数级增长。一般科技下任何脱离该行星引力的尝试,都如同试图用火柴点燃湿透的巨木。”
沉重的吸气声和压抑的低语在舰桥各处响起。58,000 倍!这个庞大到令人绝望的数字如同一座无形的叹息之墙,冰冷、坚硬、高耸入云,无情地矗立在所有人心头。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像是一个宇宙法则的冰冷宣判:任何诞生于这颗星球的本土生命,其科技树几乎必然被彻底锁死在行星表面。飞向星辰?那将需要耗费整个星球的资源,是一个近乎神话的奢望。这颗行星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坚不可摧的牢笼。
“大气成分分析呢?生命迹象?”关哲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锁定主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光谱数据流和初步渲染的行星表面模拟图。
化学分析师赵明的声音快速而清晰地响起:“主成分:氮气(n?)占比 78.3%,二氧化碳(Co?)占比 18.7%。检测到异常高浓度的硫化氢(h?s)、甲烷(Ch?)以及多种复杂有机硫化物(如硫醇、硫醚)痕迹。氧气(o?)含量……低于检测阈值 0.01%。此外,存在大量悬浮硫酸液滴和气溶胶。综合判定:剧毒、窒息性、强腐蚀性环境,完全不适合人类及已知碳基生命直接生存。”
剧毒、高压、超重……这颗名为“黄羊角-B”的星球,简直就是生命的地狱熔炉,一个被造物主遗忘甚至诅咒的角落。然而,就在这份令人绝望的环境报告让舰桥气氛降至冰点时, “烛龙”探测器穿透那厚重粘稠云层传回的高分辨率画面,却展现出了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令人惊愕的生机!
主屏幕中央的画面骤然清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超高重力扭曲的奇异世界。巨大如山脉的暗红色岩石不再拥有地球上山脉的圆润轮廓,而是呈现出异常陡峭、棱角分明的狰狞姿态,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来自地心的巨手狠狠挤压、撕裂过。地表看不到任何高大的树木植被,只有一些紧贴地面匍匐蔓延的、类似地衣和巨型苔藓的深紫色、墨绿色植被,它们的结构致密得如同经过鞣制的皮革,紧紧吸附在岩石表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蜿蜒流淌于岩石沟壑之间的,是粘稠得如同原油、反射着诡异金属光泽的液体河流——那绝非纯净水,而是混合了高浓度硫化物、溶解的金属盐类以及复杂有机质的“泥浆河”,散发着令人作呕的硫磺和腐烂气息。然而,更令人震惊的发现出现在一些被巨大岩壁环抱的、相对避风的“山谷”区域。探测器敏锐地捕捉到了大量规律性的、显着高于环境背景的热源信号集群,以及……大量绝非自然形成的几何结构轮廓!这些轮廓在红外和地质雷达扫描下清晰地显现出来,勾勒出一片依附在近乎垂直岩壁上的复杂建筑群! “放大 g-7 区域热源群!最高解析度!”关哲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身体几乎要离开座椅。
画面急剧拉近、锐化。在高达 20 倍地球标准大气压的浑浊气体中,一片依附在陡峭岩壁上的“建筑群”逐渐显露出其令人不安的细节。那并非人类所能理解的任何建筑风格,更像是由某种深褐色、近乎黑色的生物材料——类似高度矿化、结晶化的几丁质——与就地开采的、沉重无比的玄武岩块混合构筑而成的巨型蜂巢状复合体。
结构整体低矮、敦实无比,每一处线条都呈现出完美的流线型和抗压拱形,显然是亿万年来适应恐怖重压的残酷筛选结果。建筑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状规整的孔洞,如同无数只沉默的眼睛。一些孔洞中,正有微小的、散发着微弱生物荧光的物体在极其缓慢地移动,如同黑暗中的磷火。
“‘烛龙’高光谱扫描及微观粒子捕捉完成!”一个带着激动和难以置信颤抖的女声通过加密高优先级频道直接接入舰桥主通讯,是首席生物学家叶璇博士,“舰长,各位!检测到目标区域存在……虫族特有的几丁质分子残留信号!高度匹配!以及……它们新陈代谢排放的复合硫化物生物标记物!光谱特征吻合度超过 95%!”
“虫族?!”关哲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舰桥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殖民 B 编队此行的核心任务是寻找人类的新家园,是逃离战火、延续文明的火种,而非一头撞进虫族那吞噬一切的恐怖巢穴!绝望行星上的虫族巢穴?这个组合带来的寒意瞬间冻结了所有人的血液。
“确认无误,舰长!”叶璇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科研工作者在巨大冲击下强行保持的、近乎冷酷的冷静,“信号特征与星盟中央数据库记载的、以及我们在之前一些与虫族的战役中遭遇并采集的虫族基础生物分子特征高度同源。分子结构、特征官能团、同位素比例……关键指标均指向虫族起源。但是……”她刻意加重了语气,“存在显着且无法忽视的差异!”
“差异?具体!”关哲追问,右手已经下意识地抬起,悬停在全舰三级战备的红色指令按钮上方几厘米处。舰桥内的气氛紧绷到了极限,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
“是的,舰长。第一,信号强度异常微弱,生命活性波动频率远低于任何已知的虫族作战单位(如撕裂者、酸液虫、工蜂),甚至低于它们的休眠孢子囊。其生物能级读数,更像是……一种蛰伏的、低能耗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