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一杰 作品

第176章 ‘夜莺’的发现

帝国西部边境的战火如同失控的星云风暴,在广袤的星域中疯狂蔓延、撕裂。

大皇子阿加雷斯·黑曜与其母系克罗诺斯家族领导的叛军,凭借其暗中积蓄的庞大力量和出人意料的战术,与帝国平叛舰队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钢铁巨舰在虚空中相互倾泻着毁灭性的能量洪流,爆炸的光芒如同超新星般短暂而刺眼地闪耀,旋即又被更深沉的黑暗吞噬。无数舰船的残骸漂浮在交战空域,形成一片片令人触目惊心的金属坟墓带,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然而,就在这片碳基文明内部自相残杀的修罗场边缘,两艘如同幽灵般寂静的舰船,正悄然执行着一项远超当前战争维度的绝密任务。

这是地球文明应二皇子阿斯塔罗斯请求、经孔方佳元帅亲自 批准派出的“夜莺”级侦察舰——“夜莺一号”与“夜莺二号”。

它们流线型的舰体覆盖着最新型的、能够吸收和偏转绝大多数探测波段的复合隐身材料,引擎喷射的离子流经过特殊处理,热信号和辐射值被降至极限,如同宇宙背景中两块冰冷的、移动的暗礁。

它们的公开任务,是利用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先进的传感器系统,为帝国军部提供叛军舰队动向的辅助侦察,尤其是追踪那些神出鬼没的叛军补给线和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次级基地。

但它们的真正核心使命,却隐藏在舰腹下方那些经过巧妙伪装的多功能发射舱内——大量代号“游弋之耳”的微型高维信息探测单元。

这些“游弋之耳”单元仅有标准集装箱大小,外壳被设计成普通的小行星碎片或太空垃圾模样。

其内部却集成了基于“弦球之眼”实验衍生技术的、高度灵敏的量子关联探测器和背景时空波动监测仪,能够捕捉到极其微弱的、可能源自高维度的信息干涉或“观察”行为在宇宙底层弦背景上留下的涟漪。

根据孔方佳的指令,“夜莺”舰长林涛上校(已秘密调任此次行动指挥)并未急于直接介入激烈的交战区域,而是巧妙地利用战场边缘的引力阴影区、星际尘埃云以及密集的小行星带作为掩护,如同技艺高超的绣工,以极大的耐心和精度,将携带的数百个“游弋之耳”单元悄无声息地布设出去。

这些单元被精准投放到主要交战空域的周边关键节点,彼此之间通过极其微弱的、加密的量子纠缠信号连接,构成了一张无形而巨大的、专注于监听“高维杂音”的间谍网络。

“报告舰长,‘耳语网络’第一阶段部署完成。所有‘游弋之耳’单元已激活,自检通过,进入静默监听模式。

数据流开始回传,信号强度微弱但稳定。”副官压低声音报告,控制室内只有仪器指示灯幽暗的光芒和全息屏幕上无声流淌的数据瀑布。

林涛上校站在舰桥中央,目光锐利地扫过主屏幕上呈现出的、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监听网络示意图,那些光点如同萤火虫般散布在代表交战星域的巨大阴影周围。

“很好。保持绝对静默,引擎功率维持最低,非必要系统全部下线。我们现在是宇宙中的石头,只有耳朵是醒着的。”林涛的声音平静无波,但紧握的拳头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时间一天天过去。帝国舰队与叛军之间的战斗愈发白热化。一场大规模的舰队决战在“卡戎之眼”星系爆发,双方投入了超过三百艘主力战舰,炮火照亮了星系的半边天,甚至短暂地改变了附近一颗气态巨行星的电磁风暴形态。

“夜莺”舰队远远地潜伏在战场一点五光秒外的一处密集陨石带中,如同冷静的旁观者,默默记录着常规战术数据,并通过秘密信道偶尔向阿斯塔罗斯亲王提供一些无关痛痒的、经过处理的辅助信息。

然而,在“夜莺”舰内部的核心分析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技术人员们紧盯着专门处理“游弋之耳”回传数据的终端屏幕,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困惑,逐渐转变为难以置信的震惊。

“舰长!您最好来看一下这个!”负责数据分析的首席科学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接通了林涛的通讯频道。

林涛迅速赶到分析室。巨大的屏幕上,原本平稳的背景数据曲线,此刻正呈现出剧烈的、完全不符合已知物理模型的波动!

一道道尖锐的、结构复杂的能量峰谷如同心电图骤停时的室颤般疯狂跳跃,其频率和模式与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或舰船能量签名都截然不同!

“什么时候开始的?”林涛沉声问道,眉头紧锁。

“大约七小时前,随着‘卡戎之眼’主战场交战强度的提升而同步出现!看这里——”首席科学家快速调出对比图,

“这是叛军旗舰‘复仇之魂’号发动一次主炮齐射时的能量读数,而这是几乎同一毫秒内,‘游弋之耳’网络捕捉到的异常波动!

还有这里,帝国舰队组织突击阵型时……这里,双方战机集群近距离绞杀时……波动几乎与每一次关键战术节点同步!强度甚至超过了之前在‘大犬座’战役中捕捉到的信号!”

林涛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这太反常了!碳基文明内部的内战,为何会引发出如此强烈和频繁的高维信息扰动?这完全不符合孔方佳元帅之前关于高维存在更关注碳硅文明冲突的推测!

“信号源定位呢?能确定来源方向吗?”林涛追问。

“无法精确定位!”另一位技术人员摇头,脸上满是困惑,“这些波动……它们不像是有明确的发射源。

更像是……更像是整个交战空域的时空结构本身,因为某种巨大的、无形的‘注意力’聚焦而产生的‘共鸣’或‘回响’!仿佛有一双……或者很多双看不见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这里,它们的‘注视’本身就在扰动时空的纤维!”

分析室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仪器记录数据的轻微蜂鸣声。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诡异。内战,为何会吸引来如此程度的“关注”?

“立刻!将所有原始数据,进行最高等级加密,通过‘幽影’量子通讯协议,直接发送给‘长安号’孔元帅!优先级:文明存续!”林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命令。他知道,这个发现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职权和理解范围。

地球,“昆仑之心”基地,孔方佳元帅办公室。

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孔方佳、李艳,以及被紧急召来的王海峰博士,三人围在全息工作台前,屏幕上正疯狂滚动着“夜莺”舰队传回的高维扰动数据流。

工作台旁额外的冷却系统全力运转,以抵消超算单元高速解析这些复杂数据产生的惊人热量,发出低沉持续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一种冰冷的紧张感。

李艳的脸色有些不好,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过,似乎在模拟着那些异常波动的数学模型:“这不可能……碳基文明的内战,理论上不应引发如此强烈的弦背景反馈。

根据‘弦球’理论,只有文明层级的、涉及根本性差异的冲突(比如碳硅之争),或者触及宇宙底层规则的科技运用,才可能引起高维层面的‘兴趣’甚至‘干预’。”

王海峰博士花白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他扶了扶眼镜,指着一段被放大、结构极其复杂的信号片段:“看这个调制模式……它不是随机的噪声,蕴含着极高的信息量!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它的某些频谱特征,与之前刀锋女王传来的那条警告信息,有微弱的相似性!但更加……原始和混乱,像是某种……未经过滤的‘低语’或‘回响’。”

孔方佳背着手,矗立在屏幕前,如同一尊冰冷的雕像。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那些疯狂跳跃的数据,直抵其背后的真相。办公室里只剩下冷却系统的嗡鸣和三人沉重的呼吸声。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我们之前的推测,可能陷入了思维定式。”李艳和王海峰同时看向他。

“我们一直认为,高维存在投放‘鲶鱼’,目标直指碳基文明整体。所以,‘鲶鱼’必然是外部的、异质的、与碳基文明截然不同的敌人——比如硅基的‘播种者’。”孔方佳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刀,扫过两位最顶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