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公海猎影与生物信标(第2页)
战术三:社会关系深潜。
陈刚带领的情报分析小组并未闲着。“‘渡鸦’陆振声当年能逃脱,绝非一人之力。查!十五年前与他关系密切、后同样‘消失’或‘意外死亡’的关联人物!特别是那些具备船舶操作、远洋导航、生物实验室维护等特殊技能的人!” 尘封的旧案卷宗被再次打开,户籍注销记录、异常死亡报告、行业注册名录被交叉比对。
一条线索浮出水面:一个名叫“周坤”的船舶工程师,曾是“渡鸦”早年走私团伙的骨干之一,精通大型船只改装与隐蔽系统安装。十二年前,其注册的小型船舶维修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本人声称出海捕鱼后“失踪”,家属报案后不了了之。其“失踪”前半年,曾频繁往返于东南亚某国与国内一个不起眼的渔港——而那个渔港,正是五年前监控拍到疑似“渡鸦”化名“周文博”入境的城市附近!
“‘周坤’的‘失踪’,很可能是金蝉脱壳!他可能就是‘海妖号’的实际操船者或技术维护核心!”陈刚将信息同步到主屏幕。
战术四:来自深渊的证词。
医疗小组带来了关于李晴伤口的深度分析报告和那三名被救下的熔炉“燃料”的最新情况。报告触目惊心:【李晴伤口处异体dnA融合度持续加深,局部神经丛已形成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放大与接收效应。其异常生物电波动模式,与宏远熔炉活体芯片的基准信号存在…部分同频谐振特征!】
“这意味着什么?”李晴追问。
“意味着…”医疗组长艰难地措辞,“您掌心的伤口,某种程度上…像一个微型的、与‘光痕’活体芯片技术同源的…生物信标。它可能无意识地、被动地接收或放大来自同源技术发出的特定生物电信号,尤其是当对方处于活跃或高负荷状态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对那三名深度昏迷的“燃料”的抢救性神经信号解析也有突破。通过超高灵敏度的脑机接口设备,技术组从他们紊乱的脑电波中,剥离出一种极其微弱、不断重复的、非语言性的痛苦“印记”——一种对巨大、冰冷、在幽暗中航行、发出低沉嗡鸣的金属空间的极度恐惧感!这种空间感的神经映射模式,与大型豪华游艇的内部结构特征高度吻合! “生物信标…空间恐惧印记…”李晴看着自己掌心那幽蓝脉络微微搏动的伤口,又看向屏幕上那代表三名受害者无声控诉的神经信号图谱。牺牲者的血与幸存者的痛,在此刻成为了指向敌人最锋利的矛!
“综合所有信息流!”李晴的声音在舰桥响起,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目标特征:1. 需要处理铊毒痕迹;2. 会发出特定模式的隐秘电磁信号;3. 具备资深船舶工程师(周坤)的操控特征;4. 其内部空间能引发被植入活体芯片者的深度空间恐惧;5. 可能被我掌心的生物信标被动感应!系统,进行多模态融合分析,建立动态概率模型!把这片海,给我一寸寸地‘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