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静默碑界与人类之暗(第2页)
第二战场:溯源“园丁”——谁培育了“世界树”?
在应对危机的同时,对“世界树”本身的溯源从未停止。如此庞大的系统,绝非吴世琛那个层级能够建立和维护。它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顶级的全球人才网络、以及…近乎神级的协调能力。
“密钥,逆向分析数据库的底层架构和运维日志!”林建奇命令,“寻找开发团队的生物信息残留、编码风格习惯、甚至服务器时间戳暴露的物理位置信息!”
尘光密钥开始像考古学家剖析千年古尸一样剖析“世界树”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日志条目。
编码风格分析: 发现核心模块的代码风格迥异,来自至少七个不同的、世界顶级的极客团体或匿名大师的手笔,他们似乎被某种力量雇佣,彼此不知对方存在,只完成自己被分配的部分。
生物信息残留: 在早期版本的注释和调试信息中,通过相位镊的超敏感知,捕捉到一些开发者无意识留下的、极其微弱的生物电特征碎片。经全球数据库比对,指向几名早已失踪或被宣布死亡的天才程序员、金融数学家、甚至社会心理学家。
时间戳陷阱: 发现某些日志的时间戳看似来自格林威治时间,但其微秒级的精度误差模式,暴露了其服务器实际所在的时区特征,最终锁定几个位于南极洲冰盖下、大西洋深海、甚至近地轨道废弃空间站的物理服务器集群!
资金流黑洞: 追踪维护这些服务器和支付那些天才的资金流,发现它们最终汇入了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基金会”的实体。该基金会注册于国际法之外的特殊区域,其理事会成员名单…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份不断自我加密变化的智能合约在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园丁’…”郑雅萍蹙眉,“或者说,‘园丁’是一个由算法、资本和匿名天才构成的、去中心化的幽灵结构?‘普罗米修斯基金会’只是一个智能合约面具?” “不,一定有最初的‘播种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林建奇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那些失踪天才的名单和空白理事会,“密钥!聚焦‘世界树’数据库内,那些最早期的、看似试验性的、收益模式并不清晰的交易记录!看看谁在那个阶段,是唯一的、或者最大的受益者!”
尘光密钥调整方向,如同用筛子过滤岁月的流沙。终于,一组极其古老的、甚至有些笨拙的早期记录被筛选出来。这些记录显示,在“世界树”雏形阶段,其通过内幕交易、信息差等手段获取的巨额利润,大部分流向了一个…大型跨国退休基金!
这个基金规模庞大,投资分散,极其不起眼。但尘光密钥对其过去三十年的投资回报率进行了穿透式分析,发现其长期平均回报率稳定得令人发指,远超市场水平,尤其是在几次重大金融危机中,它都能奇迹般地提前规避风险甚至反向获利。
“不是‘园丁’…”林建奇缓缓道,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是‘土壤’…或者说,是伪装成‘土壤’的最终吞噬者。这个退休基金,用亿万普通人的养老金作为伪装和基石,享受着‘世界树’带来的、超越市场的、罪恶的红利,并为其提供着近乎无限的、无法追踪的资金血液!”
第三战场:沉默的代价——受害者的全球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