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密钥深潜与幽灵程序员的脉搏
尘光密钥的算力如潮水般涌向那个匿名网关,每一次ip的跳变都像水滴落入大海,却又在量子级特征追踪中留下独特的涟漪。林建奇右臂的灼痕不再只是共鸣,而是开始刺痛——仿佛有一根无形的针,正试图刺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直抵操纵者的神经末梢。 上海净蚀中心的环形光幕上,网关的每一次闪现都被标记为一个炽亮的点,随后拉出一条极细的轨迹线。这些线起初杂乱无章,如同暴雨砸在玻璃上,但渐渐地,在密钥的持续聚焦下,它们开始呈现出一个模糊的环形结构——一个基于动态vpn嵌套与区块链匿名节点构建的私有网络,其核心协议竟与付书云三年前在一场地下技术峰会中提出的“去中心化隐匿通信模型”理论高度吻合。
“他不是随机跳变,”郑雅萍的相位镊尖端幽蓝光芒急剧闪烁,捕捉到信号穿透硬件时产生的微观扰动,“他在绕着一个核心服务器公转,每次闪现都是在那台服务器周围的代理节点上短暂停留。密钥,逆推公转轨道,计算核心服务器可能的地理位置和物理特征!”
指令下达的瞬间,光幕上的轨迹线开始收缩、旋转,最终凝聚成一个清晰的环形轨道,中心点预估位于东欧某地的废弃数据中心。但更关键的是,相位镊捕捉到网关每次闪现时,都会产生一个极其微弱但稳定的电磁脉冲特征,类似于某种定制化硬件在高速运算时产生的独特“呼吸频率”。
“他用的不是普通服务器或虚拟机,”林建奇目光锐利如刀,“是定制化的硬件模块,可能是嵌入了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私设节点。这种硬件特征就像他的dnA,变不了。”
与此同时,淮南淮海路支行外墙。
工商银行转业保安鲍玉佳,正借着巡逻的间隙,再次将一枚新的磁性贴纸贴在监控盲区的通风口外侧。他动作熟练,眼神却有些恍惚,仿佛只是执行一个习惯了无数遍的日常任务。他不知道这些贴纸有什么用,只知道每贴一枚,就能收到一笔来自“上面”的小额比特币——这是武京伟退役前教他的“赚外快”门路。
但他没注意到,街对面一辆看似普通的快递车内,淮南警方技术小组已经锁定了他的动作。他们并未立即抓捕,而是放长线,追踪贴纸发出的信号是否还有其他接收点。
“鲍玉佳只是最外层的小角色,”林建奇在远程频道中冷静指示,“让他贴,让他传。我们要的是他背后那个接收和处理信号的人。”
高碑店,一个昏暗的网吧包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