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382章 审判之锤与未锈的锋芒(第2页)

公诉席上,郑雅萍起身宣读公诉书,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敲击在灵魂上的重锤:

“…被告人付书桐、危暐、林奉超、孙鹏飞等人,利用高新技术手段,编织犯罪网络,实施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宣扬极端主义…犯罪足迹遍布全国,受害群体多为退役军人、基层士官及社会弱势群体,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破坏军民团结,侵蚀社会信任根基…”

“…被告人武京伟、魏超、曹荣荣、鲍玉佳等人,或为利所驱,或麻痹轻信,明知行为不当,仍为虎作伥,提供关键协助,构成共同犯罪…”

她逐一列举证据,从淮南的磁性贴纸调制算法与付书云遗留代码的同源性,到高碑店资金流的自动脚本与吴世琛资本的隐蔽关联;从石家庄问卷模型对人性弱点的精准利用,到达州加密群组与之前诈骗案素材库的数字指纹匹配…尘光密钥挖掘出的所有细节,此刻都化为无可辩驳的利剑。

林建奇的目光扫过被告席,最终落在旁听席上。那里坐着内蒙古的马文平、湖北的程俊杰、南昌的梁露,他们的表情复杂,有愤怒,有伤痛,但也有着一丝终于等到正义声响的释然。

休庭合议后,法官重返法庭,法槌落下,声音回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判决如下:”

“被告人付书桐,犯…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被告人危暐,犯…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

“被告人林奉超,犯…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剥夺军衔…”

“被告人孙鹏飞,犯…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

“…”

判决书很长,每一声宣判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寂静的法庭,激起无声的涟漪。有人啜泣,有人麻木,有人彻底瘫倒。

法槌最终落下,一锤定音。

走出法庭,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 媒体蜂拥而至,长枪短炮对准了林建奇和郑雅萍。

“林干事,郑检察官,此次案件涉及大量军方人员和技术机密,净蚀行动是否意味着未来的犯罪形式已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