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389章 暗市标价与反向猎杀(第3页)

密钥模拟的“买家”虽然基于庞大数据库给出了近乎完美的应答,但在响应时间上出现了几乎无法察觉的、微秒级的延迟——这是庞大的数据库检索比对带来的必然结果,而非一个真实“买家”该有的本能反应。

就是这微小的破绽,被“夜莺”捕捉到了。

【警告!目标频道通信中断!】

【警告!检测到对方启动紧急清除程序!】

【警告!对方节点信号消失!】

“他察觉了!”郑雅萍惊呼。

“立刻反向追踪他消失前的所有跳板节点!最大化功率!”林建奇反应极快。

一场无声的追逐在深网展开。密钥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爆发,沿着“夜莺”撤退时留下的微弱数据涟漪,疯狂地追溯着一个又一个快速黯淡的节点。

十分钟后。

追踪停止了。

信号最终消失在一个位于冲突地带的卫星网络节点,该节点已在一次武装冲突中被彻底摧毁。

“夜莺”就像受惊的鸟,钻入了战火的硝烟中,消失了。

行动似乎失败了。

但林建奇却看着最终锁定的区域,缓缓说道:“他暴露了更多。他的恐慌反应,他选择的撤退路径,都告诉我们,他和他背后的东西,比我们想的更害怕曝光。他 retreat(撤退)的方向,本身就是情报。”

他转过身,下令:

“密钥,以‘夜莺’的代码特征、交易模式、撤退路径为新的三角定位点,重新扫描全球网络活动。他还会出现,换一个名字,换一个平台,但只要他还在交易,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同时,将他与极端组织资金关联的情报,同步给国际反恐合作渠道。”

狩猎暂时失去了目标,但猎人的网,撒得更远了。他们没能当场抓住“夜莺”,却大致摸清了这片森林里一片新的、更危险的沼泽的位置。

净蚀的锋芒,第一次清晰地映照出了国际恐怖主义与尖端网络犯罪合流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