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回声壁障与往昔之影
付书云笔记中关于“时间褶皱”与“归墟者”的疯狂臆想,如同在净蚀中心引爆了一颗认知炸弹。微趣晓说 蕪错内容威胁的维度从技术层面、物理层面,骤然跃升到了近乎形而上的哲学与存在层面。应对“非碳基智慧威胁”的议题,让最顶尖的智库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争论。
林建奇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他知道,无论对手是什么,其显现必然依赖某种形式的“作用”。只要存在作用,就存在痕迹,就存在对抗或防御的可能。
“密钥,”他的指令清晰而坚定,试图在混沌中建立秩序,“基于付书云的假设,重新建模。重点分析两项数据:一、全球历次大规模网络集体情绪事件(如极端恐慌、狂热崇拜、巨大悲喜)与可观测的物理世界微观异常(如此前的地振动、设备故障、甚至气候波动)之间的时空关联性。二、‘锚点’时间流内部出现的‘褶皱’,其模式与同时刻外部全球网络的情绪数据峰值是否存在相关性。”
这是一个将虚无缥缈的“集体情绪”与物理现象直接挂钩的大胆尝试,近乎玄学,但却是目前唯一的突破口。
尘光密钥的算力再次全力开动,这一次,它需要处理的不再是冰冷的代码和物理信号,还有来自社交网络、新闻舆情、甚至经济市场波动所折射出的、难以量化的人类集体心理海啸。
与此同时,那些早已沉入历史水底的姓名,其最后的涟漪也已彻底平复。如闻罔 嶵新蟑洁庚薪哙他们的故事已成为档案中的案例、警示教育片中的片段,或街头巷尾偶尔提及的模糊谈资。鲍玉佳、曹荣荣、孙鹏飞、张帅帅、武京伟……他们的悲欢离合,已被时间的洪流冲刷成光滑的鹅卵石,静静躺在河床深处。
而曾代表光明与救赎的人们,则继续前行,他们的生命与更大的社会图景融为一体:
内蒙古,马文平 的慈善模式已成为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
湖北云梦,程俊杰 的家族其乐融融,成为社区和谐的典范。
南昌,梁露 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危机心理干预,守护着无数人的精神健康。
浙江嘉定,沈舟 因其卓越的洞察力和执行力,被调入一个专门应对新型未知威胁的部门,继续站在守护的最前沿。
西北的少年天才 已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其关于“基于意识映射的网络韧性构建”的设想引起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