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13章 意识之海与净蚀终焉(第3页)

数月后,基于“深蓝文库”的研究,第一个基于集体意识引导的“文明稳压器”原型项目被提出。

该项目建议在“锚点”网络内部,定期组织分布全国各地的关键设施工作人员,进行同步的、正向的集体冥想或共情训练,旨在主动生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部意识场,强化“锚点”的稳定性。

这听起来近乎科幻,但却是基于现有数据推导出的、最具操作性的主动防御策略之一。

项目被谨慎地批准进行小范围试点。

首次试点当天,林建奇和郑雅萍站在净蚀中心的指挥大厅里,看着屏幕上代表参与人员脑波(通过简易传感器采集,匿名化处理)和谐程度的指标缓缓上升,并与“锚点”时间流的稳定度指标呈现出清晰的正相关性。

没有奇迹发生,但数据不会说谎。

一种基于人类自身集体善意的、内在的防御力量,正在被初步验证。

也就在这一刻,全球监测网络显示,那种源自奥尔特云方向的、难以言喻的“凝视感”,似乎……微微减弱了一丝。

仿佛那个无形的存在,对盘中之物失去了些许兴趣,或者,感受到了某种新的、它未曾预料到的“味道”。

林建奇缓缓呼出一口气。

战斗远未结束。

威胁依然存在。

但人类终于从纯粹的猎物,开始学习如何成为有意识的参与者。

净蚀的行动,从追剿一个犯罪网络开始,穿越了技术暗战、全球危机、维度认知的迷雾,最终指向了人类文明自身的意识进化。

这或许就是净蚀的终极使命:不仅是清除外部的腐蚀,更是要滋养内部的光明,从而在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宇宙中,赢得文明延续的一席之地。

方尖碑依旧静默矗立。

但其守护的,已不仅是网络或国土,更是人类意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