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25章 星尘低语与净壤生根(第2页)

仿佛有三位不同的音乐家,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用地球上的音符,“翻译”了一段来自奥尔特云深处的、无人能懂的“宇宙旋律”!

这不是恐慌的产物,而是纯粹的、超越性的艺术创造,但其源头却指向深空。,天~禧′暁?税¨徃- !最-欣′漳`结.埂?鑫-快`

“沟通…真的在发生…”郑雅萍看着分析结果,感到一种超越恐惧的震撼,“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却能被部分人类敏感接收并转化为艺术的形式!”

林建奇沉默良久。这证实了“归墟”影响的存在,但其形式远比想象中更精妙、更无害,甚至…带着一种奇特的美感。

他下令:“扩大监测范围,纳入所有艺术形式。尝试构建一个‘灵感溯源’模型,评估哪些类型的个体更容易成为这种‘宇宙灵感’的接收器。但原则不变:只观察,不干预,绝不尝试主动回应。”

人类开始被动地“收藏”来自深空的、“匿名”的艺术馈赠。

然而,历史的经纬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丝线被重新编织。

沈舟 在审核基层上报的“微光2.0”计划年度评估报告时,注意到了一个极微小的异常。

在广东肇庆,对伍华权(没文化,易被利用)的定期生活评估中,一条记录显示:他在一次社区组织的观看天文科普纪录片活动中,显得异常专注,并在结束后喃喃自语了一句社区工作者未能完全听清的话,大意是“…星星…好像在哼歌…”

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无意义的呓语记录在案。

但此刻,结合“星际文化组”的发现,沈舟的神经骤然绷紧!

伍华权!这个几乎被遗忘的、处于社会最边缘的、认知能力低下的前案犯…他会不会是某种极端敏感的、“宇宙灵感”的被动接收器?他所谓的“没文化”,是否反而意味着一种未被现代教育体系格式化的、更原始的感知模式?

他立刻调取了伍华权所有的后续监控记录,并请求“星际文化组”进行协同分析。

结果令人震惊:伍华权那些零散的、看似毫无逻辑的日常行为记录(包括他垃圾分类时莫名的偏好、发呆时手指无意识的敲击节奏…),其时间点与“归墟”引力波信号的某些特殊波动期,存在远超出随机概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