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30章 暗链蚀网与救赎之光(第2页)

技术组溯源信号源,锁定了一个位于淮南郊区的废弃工厂。 抓捕人员赶到时,发现了张帅帅(陕西靖康入伍的士官)设置的自动化信号发射装置,以及大量未销毁的日志。日志显示,信号指令多与资金转移、人员调度有关,接收方包括:

鲍玉佳: 指令其利用银行保安身份,留意并记录大额转账的退役军人信息;

孙鹏飞: 指令其针对特定目标进行信息搜集或散布谣言;

沈舟: 指令其利用社区工作身份,接近并评估潜在策反目标;

武京伟: 指令其在高碑店组织的“创业”活动,实为筛选和发展可利用人员。

与此同时,对林奉超、付书云的审讯取得重大进展。

在确凿的证据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两人相继崩溃,交代出更深的内幕:

他们不仅参与诈骗,更在危金根(危暐之父)的暗示和陶成文的直接安排下,利用军官身份,多次将部队内部刊物、非密级但含敏感信息的文件,偷偷复印或拍照,通过魏超(新城场站士官)利用油料运输车辆夹带出部队,交给孙鹏飞安排的“快递员”。这些资料最终流向不明,但怀疑与境外势力有关。

而马文平(内蒙古士官)在其中扮演了可悲的角色。 他因投资被骗巨款后,被林奉超等人胁迫,利用其往返边境地区的便利,多次协助运送“特殊物品”(实为情报资料),以求抵扣“债务”。

受害者链条的另一端,程俊杰和梁露的遭遇有了新的解读。

犯罪团伙针对他们,不仅仅是为了钱财,更是看中了程俊杰在湖北老家的民兵训练教官身份以及梁露在南昌退伍后从事的社区调解工作,试图通过控制他们来渗透基层武装和社区治理体系。他们的“低认知”和“易控制”被团伙视为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