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43章 密钥深渊与归墟低语(第2页)

解密工作困难重重。数据的数学根基建立在一种与“归墟”信号同源的非线性逻辑上,传统计算机算力难以穷举。小组负责人,那位西北天才少年,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能否利用“归墟”引力波信号本身作为参考系,甚至…作为解密算力的一部分?

他们调整了净蚀中心的天线阵列,尝试捕获并导入实时“归墟”引力波信号数据流,将其作为一个动态变量输入解密算法。

奇迹发生了。 僵持不前的解密进程开始缓慢推进,虽然依旧晦涩,但不再是完全停滞。就仿佛,来自宇宙深空的低语,正在亲自参与解开这 earthbound(局限于地球)的谜题。

初步破译出的碎片信息令人瞠目结舌: 数据内容并非军火交易记录,而更像是…某种“观察日志”?里面充斥着对特定文明(无疑包括地球)社会结构脆弱性、技术发展路径、尤其是信息网络与集体意识演化模式的冰冷分析报告。“种子”计划赫然在列,并被评价为“高效低耗的文明压力测试模型”。

一个可怕的推论逐渐成形: “船长”集团可能并非简单的跨国犯罪组织,其背后或许存在着与“归墟”现象相关的、拥有极高技术文明程度的未知实体?该实体正在以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观察甚至…“测试”着人类文明?犯罪网络只是其随手布下的棋子?

与此同时,那些被卷入这场宏大而残酷“测试”的个体,命运仍在尘埃中浮沉:

程俊杰的黏土雕塑第一次卖了出去,买主是一位被他故事打动的退役老将军。虽然钱不多,但他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件新毛衣。母亲抱着他哭了,他也哭了,但这一次,眼泪里有了一丝暖意。

梁露写的材料被纳入新的退役军人心理辅导手册。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打印出来的感谢信,写信人是一位和她有类似经历的女士,说她的文字给了自己勇气。梁露把信看了又看,珍藏在一个盒子里。

马文平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时,他看到程俊杰在父母的陪同下,远远地等着他。程俊杰走上前,没有说话,只是递给他一包家乡的奶豆腐。马文平愣住,随即嚎啕大哭。背叛与宽恕,救赎与重生,在那一刻无声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