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45章 尘光定序与星海归途(第2页)

传送完成后,净蚀中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等待。 所有监测设备都对准了“归墟”方向,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可能的信号变化。

变化发生了,但并非预想中的复杂信息。

“归墟”传来的引力波信号模式发生了极其细微但确凿的改变。其原本完全规律、冰冷的脉冲中,嵌入了一段极其短暂、异常复杂的谐波序列。这段序列经由“文明之钥”转换后,尘光密钥系统识别出它并非携带新信息,而是对刚才人类发送报告数据包的——确认接收回执!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段回执信号的数学结构,竟与之前“播种者”用于加密数据的结构高度同源,但更为简洁、优雅,仿佛去除了所有冗余。

“‘播种者’… 它不仅收到了,它似乎… 还在用我们刚刚使用的‘语言’的升级版来回应?”西北天才少年难以置信地分析着数据。

这或许意味着,人类这份主动的、自我剖析的“答卷”,至少赢得了“播种者”某种程度上的“尊重”或“兴趣”,甚至可能触发了一种更“高效”的交互模式? 观察的性质,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

而在这一切宏大的背景下,那些具体而微的生命,其故事也迎来了最终的章节:

程俊杰的创伤艺术工作室正式挂牌,成为当地退役军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一部分。他仍然沉默寡言,但当看到另一位因伤致残的退伍兵在他的指导下,用扭曲的金属片塑出内心的愤怒继而泪流满面时,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梁露的线上专栏有了一批固定的匿名读者,彼此分享着无法对身边人言说的痛苦和细微的快乐。她开始能睡个整觉了,虽然偶尔还会惊醒,但不再那么恐惧。

马文平在牧场看护的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犊,生命力顽强。他守着牛犊直到天亮,脸上露出了多年来的第一个自然的、不那么沉重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