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戏 作品

第157章 霸气,正式开造,工业精密设备带来的既视感

从某个方面来说,所有先进的战斗机都是靠“吹”出来的。准确来说,靠的是风洞。

风洞能够模拟真实飞行中的气流环境,通过测试优化气动设计,直接决定战斗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与安全性,是现代战机研发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

战斗机在飞行时会面临复杂气流,如高速气流、涡流、激波等。

风洞通过“让空气动、飞机不动”,可精准模拟从低速到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气流状态。

让研发人员在地面就能观察气流对机身、机翼、尾翼的作用,提前发现问题。

比如机翼颤振、气流分离导致的升力下降。

还可以测试能量化气流对战斗机的影响。

以及通过调整机翼后掠角、机身“蜂腰”弧度、尾翼布局,可降低飞行阻力(提升速度)、增加升力(改善起降性能)、减少涡流干扰(提升机动性)。

五爷的后掠翼设计、现代隐形战机的“菱形机头”,都是通过上千次风洞测试,在“减阻、增稳、隐身”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的结果。

而且风洞还可以通过“压力测试”,模拟气流对机身结构的冲击力。

验证材料和结构是否能承受极端工况。

比如超音速飞行时的激波压力、格斗时的大过载机动,避免真机飞行时出现结构断裂等致命故障。

可以说,战斗机能否实现“飞得快、飞得稳、飞得安全”。

靠的就是风洞。

它是现代战机研发的“必经之路”。

柳如烟表情有些凝重:“以我们目前龙国的情况,很难建造出0.5米*0.5米的风洞。”

风洞需模拟不同速度的气流环境,如低速、跨音速、超音速。

高超音速风洞还需解决材料耐高温、耐高压等问题。

风洞的喷口材料需承受数千度高温和高速气流冲击。

而且,大型风洞建设费用极高,鹰酱在20世纪50-60年代建造了47座新风洞,部分风洞直径达30米以上,需配备大型压缩机、压力罐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