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条小鱼 作品

第344章 徐雅君的来历(第3页)

徐雅君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算是梅市的望族,家里开着南洋商行。

年轻时,她穿洋装、读英文诗,跟着父亲出入商行,学得一手珠算和看账的好本事。

后面家道中落,战火纷飞,她与家人失散,竟被人贩子拐骗,几经九转到了这万里之外的苦寒之地。

途中,她几次差点被卖进暗门子,拼死逃了出来,破烂的衣衫裹着满身伤痕,在雪地里几乎冻僵时,被沈越他爸杨浩民救了。

杨浩民当年也算是十里八村都数得着的俊后生,家境虽贫寒,但为人正直能干,心善还有原则。

把她带回了家,给她一口热乎饭吃,也没趁人之危,后面还拿了家里唯一的家当塞给她,要送她走。

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见惯了人心鬼蜮,徐雅君也怕了,南方早已回不去,前路更是茫茫,看不到尽头。她决定就在这李家屯扎下根来。

起初,只是借住在杨浩民家那间简陋的土坯房里,以报答恩情为由,抢着帮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饭。

她一个南方小姐,哪里真的会做北方的灶台?不是粥熬糊了,就是贴饼子散了架。但她脑子活络,看一遍就能记住步骤,第二次便能做得有模有样了。

杨浩民的老娘,是个厉害角色。自家儿子高大俊朗,是村里多少姑娘眼里的香饽饽,一心就想找个好拿捏的,能帮衬自己家的儿媳妇。

自然看不惯这个来历不明、瘦瘦弱弱、说话带着软糯口音的“南蛮婆”。对外,咬死了只是老家遭了灾的远房亲戚,过来暂住讨口饭吃的。

但徐雅君的好,是慢慢渗出来的。她识文断字,偶尔帮村里人读信、写对联,能帮他算村里人求捎带东西的零碎账目。

她知礼懂节,说话温软,和村里那些高声大嗓、家长里短的姑娘媳妇都完全不同。就像一株安静的水仙话,无意去争抢,却自带着幽香,悄悄的吸引着杨浩民的目光。

同样,杨浩民的善良、正直和那份沉默可靠的担当,也像冬日里的火炉,温暖着她惊惶未定的心。

两个年轻人,在患难与相守中,情愫暗生。虽然杨老太太激烈的反对,哭闹、斥责,甚至以死相逼。

但一向孝顺的杨浩民却异常坚决,最后两人还是在一起了,没有婚礼,没有新衣裳,甚至没有亲人的祝福。

两人对着天地磕了个头,就算成了夫妻。

这一晃,都快四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