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90章 淮西浙东势水火,朱马夫妻夜争执!(第2页)
然落入朱元璋之手,胡惟庸之能或将更得彰显,只是届时究竟是福是祸,实难预料。
当下,刘伯温被传为浙东集团之首,至于真假,李善长心中自是雪亮。
但毋庸置疑,朝堂之上,浙东集团文官之数,远逾淮西一党。
淮西一党,多为武勋之士,文臣寥寥。
且天下既定,文官之用,较武将更为关键。
如今,党争之端倪,已然初现。
李善长身为文官,又素喜权势,深知若淮西一派不设法制衡浙东集团,日后朝堂之上,恐再无淮西立足之地。
纵这些开国功臣可享一代、两代荣华,然长此以往,终会走向衰败。
是以,李善长若欲稳固自身在朝中之地位,势必要打压浙东集团,而刘伯温,更似被强行推至台前之对手。
如今,浙东四先生与刘伯温往来甚密,使得刘伯温“浙东魁首”这一头衔,愈发名副其实。
浙东四先生门生故吏众多,一旦浙东集团得势,日后朝臣恐多出自其门,朝堂或将尽为浙东集团所控。
众人皆知,于朝廷为官,需有人扶持,而能扶持自己者,自是同党之人。
李善长之支持者,为淮西一脉。
李善长欲推举胡惟庸,冀其成为得力臂助。
然李善长心中亦存忧虑,唯恐日后难以驾驭胡惟庸。
二人相谈良久,胡惟庸这才起身告辞,离去而去。
李善长本欲将徐达、常遇春亦引入此事,然徐达为人精明,每遇此事,鲜作正面回应;常遇春则对这般党争之事兴致索然。
相较之下,唯汤和与李善长关系尚佳。
较之于常遇春,李善长对常孤雏兴致更浓。
毋庸置疑,朱元璋着力栽培常孤雏,分明是欲将其留予朱标。
若能使常孤雏归入淮西一党,届时淮西一脉于朝堂之上,话语权必当极重。
至于李善长缘何对常孤雏颇具信心,观常顾楚近日作为便知。
此人兼具文韬武略,如此人物,来日必为国之栋梁,权倾朝野亦非虚言。
若非为了北伐大计,此前常孤雏恳请朱元璋恩准其开辟辽东战场,李善长说不定便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