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129章 助杨宪
李善长心下暗忖,胡惟庸此人,行事似有急功近利之嫌。
此段时日,胡惟庸不复往昔沉稳,平添几分浮躁。看来,胡惟庸实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胡惟庸自李府离去后,旋即遣人传信至辽东,联络其预先安插于彼处之官员。
扬州之杨宪,闻辽东诸事,心中颇感郁悒。其于扬州已倾尽全力,然扬州民生复苏之况,仍进展迟缓。
彼时,杨宪向朱元璋夸下海口,言称三年之内,必使扬州焕然一新。如今观之,实乃自己过于托大。
杨宪这副愁苦之态,被其下属瞧在眼里。旋即,有下属建言道:“知府大人,莫若从他处购粮,以充赋税。届时朝廷见账目可观,亦会心生欢喜。”
杨宪摇头道:“此举断不可行。倘若为陛下察觉,丢官尚属小事,稍有差池,恐有性命之忧。”
杨宪欲向刘伯温求助,然又碍于颜面,实恐刘伯温因此对己失望。
未几,数日之后,刘伯温致信杨宪,信中提及,是否可向常孤雏索求些许粮种,借此助力扬州农耕之恢复,以促其速行。
于彰显个人能力与体恤民生二者之间,杨宪择前者。遂婉言辞谢刘伯温之美意。
刘伯温得杨宪回书之后,知其心逞强好胜,遂复修书一封,送往扬州。
刘伯温于书简之中唯书一言:“为官者,为百姓乎,为己之仕途乎?望自审之。”
杨宪览书毕,如梦初醒,遽复书于刘伯温,乞其向辽东求粮种。
刘伯温既得杨宪回书,旋即入宫,求见朱元璋。
然刘伯温不知者,其与杨宪书函往来,早为都卫司之人截获且阅之。此即言,朱元璋亦知晓矣。
及朱元璋召见刘伯温,闻其欲向辽东借新粮种,以供扬州百姓植种。朱元璋乃问:“此事缘何非杨宪上奏?”
刘伯温对曰:“杨宪性急,若不得新粮种,恐扬州百姓遭官府苛敛之苦。”
朱元璋未语,以其对杨宪之印象,此人与胡惟庸略类,皆为汲汲于功名、拼力攀进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