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133章 胡惟庸开始操作(第2页)

胡惟庸未曾料到,朱元璋竟如此轻易作罢,这罚俸半年之举,于他看来实乃不痛不痒。此番他打击杨宪之图谋未能得逞,心下不禁颇感惋惜。

下朝之后,胡惟庸寻至李善长身前,问道:“恩师,陛下此举,莫不是在袒护杨宪?”

李善长驻足,目光望向胡惟庸,缓缓说道:“惟庸啊,你今日此举所谓何事?杨宪于扬州治政,其政绩固然差强人意。然截至目前,他并未有何亏欠百姓、有负朝廷之举。你却于朝堂之上这般公然攻讦,你且思量,陛下心中会作何想?”

李善长喟然一叹,继而续道:“如今我已数次向陛下举荐,望你能入中书省。值此紧要关头,你怎的又行事糊涂了?”

胡惟庸闻罢,当即认错道:“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确是学生行事莽撞,思虑不周了。”

然胡惟庸并未就此作罢,他频频与淮西武将互通往来,嘱其于其他诸事上襄助自己,而胡惟庸亦允诺为他们从中周旋、料理一二。

淮西武将自获封爵之后,诸多行为有失检点。朱元璋顾念往昔情谊,并未加以惩处。其间,朱元璋亦曾派人委婉劝诫,奈何这些人全未将其放在心上,笃定朱元璋念及他们为大明建功立业、流血牺牲之情,定不会处置他们。

未几,朱元璋擢拔胡惟庸为参知政事,自此,胡惟庸正式跻身中书省之核心班子。

胡惟庸自就任参知政事以降,对于扬州呈递之奏折,屡有扣押、不予批复等行径。

且其此般行径,既未告知李善长,亦未曾与之商议,是以李善长对此事浑然不知。

身处扬州的杨宪,屡次呈上奏表,然诸多要事皆未得回应,反倒是些琐碎细务,每每能及时批复。杨宪由此察觉其中颇有蹊跷。

于是杨宪修书于刘伯温,倾诉自身苦恼。刘伯温得杨宪书信后,旋即猜到,此事定是胡惟庸从中作梗。

然刘伯温身为御史中丞,执掌都察院,负有监察中书省之责。遂于闲暇之时,对中书省展开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