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134章 胡惟庸开始飘了(第2页)
李善长厉声道:“休要再狡辩!事已至此,你须即刻将此事料理清楚,把屁股擦干净,将收尾之事妥善办妥,莫要再生出什么事端,否则,你我皆难辞其咎!”
胡惟庸忙不迭点头,一脸恭顺道:“恩师所言极是,学生定当照办,将此事处理妥当。”
然而,待李善长转身离去,他面上虽仍维持着恭敬之色,心底却暗自冷哼,对李善长颇生不服之意:“不过是胆小怕事之辈,平日里假作威严,如今这般惊慌,我所行之事,又岂会轻易败露,何须他在此指手画脚。”
胡惟庸心中暗自思忖,只觉那杨宪与刘伯温,实难与自己相抗衡。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应对得宜,将浙东官员打压下去,不过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胡惟庸旋即将扬州奏章重新检出,稍作整理,而后命人送往李善长处,请李善长过目一番。
李善长接过胡惟庸整理后的扬州奏折,细细看过,并未觉有何不妥之处。旋即便将其呈至朱元璋跟前,恭敬道:“陛下,请御览。”
然朱元璋并未即刻翻看那些奏折,反倒与李善长闲聊了一阵,便让李善长退下。旋即,朱元璋召来太子朱标,父子二人一同展阅起扬州的奏折。
朱元璋将扬州奏折置于朱标面前,问道:“标儿,你且细细看来,这些奏折之中,可觉有何处不妥?”
朱标细细翻看之后,果然察觉异样。但见这些奏折所涉多为寻常琐事,并无要事。依朱标对杨宪的了解,此人向来稳重,若非大事,鲜少上奏。当下心中便起了疑。
朱元璋闻罢朱标所言,微微颔首,深表赞同:“标儿所言极是,依要看,此番情形,定是中书省有所疏失,内里恐出了问题。”
朱元璋遂传二虎入内,向二虎问道:“二虎,近来自扬州前来的差役,共有多少?”
二虎拱手作揖,而后向朱元璋禀道:“启奏陛下,近日自扬州而来之差役,进出应天者,不下数十人。”
至此,朱元璋已然明晰,确系中书省隐匿了若干关乎扬州之奏折。至于究竟何人瞒报,朱元璋心中亦已有所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