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140章 态度转变(第2页)
今凭空添此变数,恐致政令不畅,各方掣肘。
且这些人远离群臣监督,难免滋生腐败,结党营私。还望陛下三思,莫要轻易更动祖制。”
刘伯温亦出班,行礼后,道:“陛下,臣以为此提议实乃良策。当今政务繁杂,仅凭中书省恐难面面俱到。
设此班子,可广纳贤才智慧,于决策多番斟酌,减少疏漏。
再者,众人仅有建言权,最终定夺仍在陛下,岂会分权乱政?
至于胡大人所忧腐败结党,陛下可设监察之制,加以约束。
如此,既能提升理政之效,又可保朝堂安稳,实乃两全之举。”
朱元璋目光自刘伯温身上移开,转而望向李善长,问道:“李爱卿,胡爱卿与刘爱卿各抒己见,咱意难决。你阅历深厚,对咱所提之事,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李善长整了整朝服出列,向朱元璋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陛下所提之制,虽初衷是为集思广益、提升政务处置之效,然朝堂非东宫,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书省掌管天下政务,历经累年磨合,已有既定规制。今若贸然引入这般班子,恐会扰乱既有秩序,引发诸多变数。
再者,若赋予此班子审核中书省决策之权,权力制衡间,或易产生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之弊端。
虽众人无决策权,但建言亦能影响圣裁,一旦用人不当,恐有奸佞之徒借此扰乱朝纲。还望陛下详加考量,权衡利弊,莫让新政未行,却先扰朝堂安稳。”
朱元璋心中暗自冷笑,开口道:“嗯,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有据。此事关乎朝堂格局,确需审慎。那便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自李善长与胡惟庸之态度观之,朝堂朋党之势已大略成形,此于一新兴之帝国而言,绝非善举。
朱元璋静候良机,于时机未临之际,姑且容此辈蹦跶些时。
辽东之地,常孤雏率新组火枪兵,外出操演。
北元与高丽之探子闻此,皆未以为意,盖因这火铳弊病昭然,若逢骑兵冲锋陷阵,实乃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