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162章 雁门战事(第2页)

朱元璋沉思良久,抬眼环视众人,缓缓开口:“朕思之再三,边军战事刻不容缓。虽此事存疑,但此刻保障雁门关军需更为紧要。便依胡卿所奏,拨付粮饷。

然刘卿、杨卿之虑亦有道理,须派得力之人沿途监察,确保粮饷无误送达,不得有丝毫差池。”

下得朝来,李善长与刘伯温并肩徐行。

李善长侧首看向刘伯温,语重心长道:“伯温啊,军国大事,关乎社稷兴衰,切不可掺杂私人感情。”

刘伯温淡淡一笑,道:“李相果然深明大义。只是此番举措,究竟是否全然为了军国大事,还未可知。”

言罢,刘伯温径直举步离去。

李善长望着其背影,嘴角一歪,冷哼出声。

李善长返回府邸,刚一落定,胡惟庸便接踵而至,门人赶忙通传:“老爷,胡丞相到访。”

胡惟庸蒙朱元璋擢升至右丞相之位。当下,李善长居左丞相之职,胡惟庸为右丞相。中书省这两位首官,皆属淮西党。

胡惟庸落坐,旋即开口:“恩师,杨宪在中书省三番五次与我等作对,不知可有法子将他调离?”

李善长轻抚胡须,微微摇头道:“这杨宪乃是陛下亲擢至中书省,若无大过,实难将其调离中书省。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引陛下猜忌。”

李善长问道:“你手中,可握有杨宪把柄?”

胡惟庸先是点头,旋即又摇头:“有倒是有些,却皆非关键,凭这些小把柄,要将杨宪调出中书省,恐怕不成。”

胡惟庸凑近李善长,低声道:“恩师,既如此,要不咱们设法栽赃于他?寻个能让陛下动怒的由头,不愁扳不倒他,如此便可将其调出中书省。”

李善长摇头曰:“栽赃之术,当慎用之。稍有差池,祸必及身。”

胡惟庸续言:“既如此,便徐徐图之,使与杨宪相关之官员渐次出错,待积沙成塔,亦足除杨宪也。”

李善长心下疑惑,不解胡惟庸缘何执于除杨宪。政见相悖、争权图威,皆属平常。然对一人穷追不舍,实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