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权势(第2页)
常遇春摆手道:“罢了罢了,今既将家事付于你,此类事你自决即可。然须记之,遇拿捏不定者,仍当共议。”
应天府客栈内,刘若东与麾下数管事,正议如何盘下商会选址之地。
其一管事曰:“刘东家,此事恐有朝中大臣暗中作梗。国公爷与朝中诸多大臣不睦,且我万民商会与他商贾不同,于山东、山西及北平之经营情形,想必彼等皆知。于应天,这选址之事,恐难有成。”
另一管事道:“理固如此,然国公爷令我等于应天府设商会。若转至他处设分部,届时商业布局,恐难达预期。”
刘若东曰:“诚然。应天府乃京师,其商业潜力与消费之力,远胜他处。故商会分部选址,必在应天府,此不容更易。然今各处牙行皆拒售地段与我等,着实棘手。”
其一管事思忖后道:“刘东家,我万民商会较诸商,于百姓优惠极厚。且此地乃京师,若当今陛下得知我等欲于此开设商会,此事或可成。”
刘若东曰:“士农工商,吾等昔为辽东农户,今幸得国公爷提拔,方组万民商会,民籍亦改作商籍。于辽东,吾等未遭轻视,然大明别处则未可知。闻当今圣上于商人,态度欠佳,且吾等身为百姓,又何以将消息传至宫中?”
大明重农抑商之风犹盛。
商人虽操持货殖,通有无以利民生,然其地位居于士农工之后。
朝廷多颁诸般政令,限其行止。
如服饰、屋舍规制皆有定例,不得逾矩,以防其富而逾制。
且商税繁杂,营商之路常遇关卡盘剥。
世人亦以商贾为末业,轻之贱之,即便家累千金,亦难获士林敬重,仕途之路更是遥不可及,于社会之中,颇受掣肘,处境维艰。
一位管事道:“刘东家,莫若往求助于常老国公。”
常遇春既为常孤雏之父,又居当朝国公之位,料想为彼等寻觅一处商会选址之所,并非难事。
刘若东决然拒之,曰:“不可。今常家虽显赫,然位高则行愈当谨慎。若使朝中别有用心者以常家为商人行方便为由弹劾之,届时国公爷与老国公必烦扰不堪,我等万不可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