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330章 倭岛银矿开采结果 (第2页)
不过,若捕捞无序,或致渔业资源衰减,影响长远收益。
是以,合理规划捕捞,方能使捕捞业于辽东经济,长久发挥积极效用。
辽东之地,粮业、畜牧、工坊诸业,相互促动,彼此增益。至如今,辽东堪称大明首屈一指之经济体。
辽东秉持以民为本之策,虽大体仍循士农工商之制,然于四者要求未臻严苛,唯略有侧重。今辽东之地,无论士子、农人、商贾、工匠,基本待遇皆平,均得读书。但遵辽东律法,便无大碍。
辽东开化之风,于本地裨益良多。
诸业并兴,打破旧有桎梏,士农工商皆得机遇,各施其能,使辽东经济繁荣昌盛,民生富足安乐。
平等之策,令各阶层齐心,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焕发出蓬勃生机。
此开化之风,亦如明灯,对辽东之外大明各地人才颇具引力。
士子见辽东重学且机遇均等,能一展所学,遂心向往之;工匠闻此地工坊兴盛,技艺可切磋精进,愿投身其中;商贾知营商环境优渥,商机众多,欲来此逐利;农人感其政策利民,有望改善生计,亦思迁徙。
各地人才纷至沓来,为辽东注入新活力,促其愈发兴盛,形成良性循环。
某日,倭岛银矿之开采情状已明。
倭岛银矿,赖先进之术,岁产颇巨。石见银山,岁出银可达二百万两;佐渡银矿,年亦产银约六万至九万两;生野银矿,约万两;岩美银矿,其一矿约一万二千两。
辽东舰队,载二百余万两白银,运返应天。
朱元璋率百官至秦淮河畔迎之,亲睹二百余万两白银卸船。
百官见二百余万两白银如流银泻地,自船上源源卸货,一时皆瞠目结舌,面露惊色,交头接耳之声骤起,仿若未料竟有如此巨量之银,神情间满是震撼,实未想此番场面之壮观宏大。
大明国库白银岁入约数百万两。
今时倭岛,每年所采白银达二百余万两,几近大明国库税入之三分之一。
今倭岛岁产白银已逾二百万两,朱元璋亦深知,大明宝钞之革新,正逢其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