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361章 云南困境(第2页)

其地气候多变,虽四季无寒暑,然一日间温差悬殊。

时而骄阳似火,转瞬阴云密布、冷雨骤至。

且山地居多,可耕之田稀缺。

平畴沃野,不过零星散布于江河之畔,大多土地为崎岖山地,开垦艰难。

即便是已垦之田,亦常受雨水冲刷。

因山高坡陡,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水土极易流失,地力损耗严重。

是以,种下之庄稼,常因水土流失、气候无常而收成不佳。

加之山路险阻,所产粮蔬难以及时运往他处售卖,即便丰收之年,亦多有腐坏于途中者。

而山林之中,瘴气弥漫,疫病易生。

劳作之民,常受其害,身染沉疴。

人力既缺,农事更难推进。

是以,云南虽广袤,然地理环境之困,桎梏农业发展,百姓生计维艰,欲求富足昌盛,实非易事。

沐英虽以改土归流之策与军队之力,镇服各地土司,然云南之根本症结,乃在于农业资源匮乏。

沐英念及常孤雏足智多谋,遂修书一封,遣人送往辽东,以求良策。

信使未取陆路,反往暹罗,搭乘辽东万民商会之便船,径赴辽东。

信使随运送橡胶的辽东万民商会商船抵辽东,旋即往盖州府衙,求见辽国公常孤雏。

常孤雏闻有云南使者至,即刻赶往府衙与之会面。

使者见常孤雏,俯身拜曰:“小的拜见辽国公。”

常孤雏忙扶起使者,道:“无需多礼,且请入座。不知西平侯遣你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使者自怀中掏出沐英书信,双手呈与常孤雏。常孤雏接过,旋即拆阅。

信中,沐英言辞恳切,先述云南现状,言虽以改土归流与兵力镇服土司,然云南困于山高路险,气候无常,耕地稀缺,瘴气疫病频生,致生产力匮乏,农业发展维艰。

百姓生计窘迫,欲兴商贸,却因交通阻塞而难行。

故而恳请常孤雏施以良策,望其凭借辽东之经验,或遣能工巧匠,或传先进技艺,助云南破此困局,谋发展以富民生。

常孤雏阅毕,心中明晰。

沐英于云南虽力行开荒,以增耕地之数,然限于地势、物力,所增终究有限,仅能暂解困厄。欲求云南长远之兴,此策尚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