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362章 送军需物资
有一事,辽东已行于大明前列,即教育广布,致力扫盲。
启民智,则官府不可欺瞒百姓。民智既开,亦可从旁督使官员用心任事。
夫启民智者,关乎家国兴衰之要举也。其利甚广,非止一端。
首及政务,民智既开,百姓明事理、晓大义,不复为官府所欺。
官吏行事,皆在民之监察下,欲有所私而不能,欲有所怠而不敢。
如此,则政务清简,官民一心,共图家国之兴。
有贤吏治县,开办学堂,民智渐启。
每有政令,民皆详察其利弊,建言献策。
吏亦因民之监督,奉公守法,诸事顺遂,县内大治。
次观经济,民众聪慧,则能洞察商机,勇于创新。
农者可改良种植之法,工者能精进技艺,商者善通有无。
诸业并举,经济繁荣可期。如东南之地,民智早开,工商繁茂,精研工艺,货通四海,富甲一方。
辽东之地,亦因重视教育,民多勤勉聪慧,于农工商各有所长,渐呈富庶之象。
再者关乎国防。
民智开明,深知家国大义,外敌犯境,必群起而卫之。
人人皆怀保家卫国之心,或执戈赴战,或输粮助力。
此众志成城之势,何敌可破?
古之卫国者,以民为本,民智既启,同仇敌忾,山河永固。
至于文化,民智兴则文化昌。
民众有识,能传承先贤智慧,亦能推陈出新。
诗词歌赋、书画工艺,百花齐放。且民能明辨文化优劣,取精华去糟粕,文化绵延不绝,光辉日盛。
由是观之,启民智乃强国富民之基,关乎政务、经济、国防、文化诸端。为上者,当倾心力于此,使民众聪慧,家国昌盛。
众人皆言,于辽东为官,较他处辛劳数倍。然其俸禄待遇,亦着实优渥。
常孤雏聚老一辈技术贤才,令新一代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某日,朝廷圣旨至,敕令辽东供三王部分军需。
此军需物资,涵盖衣食住行所用,亦兼兵器诸般。
虽此前已将滑膛步枪之制造工艺予之,然应天所产,无论品质与数量,皆远不及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