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先富带后富(第2页)
臣沐英,昧死再拜以闻。”
朱元璋阅罢沐英奏章,觉此策可行。然其心亦明,若准此事,难免有人弹劾,言两地或有勾连之险,于大明安稳无利。
朱元璋将沐英奏章示与朱标。朱标阅毕,亦觉此策可行。虽沐英以改土归流之策平云南,然滇地终是贫瘠,民生困苦,若此,生乱恐为必然。
朱元璋道:“标儿,吾觉此策甚善。此乃孤雏所提,欲使辽东专项扶持云南。现今辽东经济兴盛,民生居大明之冠。
若辽东助滇,云南定能于一时之间速兴。百姓生活优渥,地方亦愈安稳。
然当下难题在于,若将此事于朝堂议之,众人势必出言反对。
毕竟,如今辽东已遭众人瞩目。倘若此番辽东帮扶云南有成,辽东威望恐日益高涨。”
朱标言:“父皇,辽东、云南皆为大明疆土,其民皆为我大明子民。此策于民有益,便当行之。”
朱元璋道:“不知孤雏这小子怎生想的,此计着实精妙,以富庶之地助贫困之所。但如此,你当真不惧常孤雏威望日盛?”
朱标道:“父皇,常兄想必已虑及此。其既向沐英兄提及此事,料已有所备。此事宜以朝廷之名,使辽东帮扶云南。如此,民心与威望皆集于朝廷,常兄不过稍得荣光。虽看似对常兄略有不公,然以常兄现今之势,亦无需此些微名声。”
朱元璋道:“善,此事便交由你去操办。”
此收揽民心之举可行,便将此机会予朱标,助其增望。
朱标言:“父皇,您乃天下之主,儿臣不过是太子罢了。如此关乎国家之大事,岂敢由儿臣操办?”
朱元璋笑骂道:“休要推诿,莫想偷懒。趁此时机,多积声望,日后执政,大有裨益。”
朱元璋又道:“常孤雏出此主意,竟不径直寻你我,却找沐英,足见这小子当真无意再出头。也罢,就顺他心意。待日后你登基,若想赏他,自行定夺便是。”
数日后早朝,朱元璋道:“诸爱卿,前时云南有奏章至,言滇地虽平,然百姓困苦,民心未安。太子思得一策,今辽东于我大明,经济发达,民生之优居首。太子遂建议,使辽东帮扶云南。以辽东之力,欲改善云南百姓生计,料应可行。诸爱卿以为此议如何?”